
最近有篇李峻嶸的文章,把本土派稱為「右翼」,然後以把本土派的「中港區隔」來自「身份認同那種優越感,和與之不相關的不安感為動員」工具,真不知這種荒謬的結論是從何而來。
香港人對中國入侵的抗拒,來自於三方面:1. 中國政府真的在搞殖民,以大陸人改變香港的習慣,例如最新的CCTVB J5 殘體字幕;2. 中國政府控制了香港特區政府,拒絕民主化事事要西環做太上皇,甚至如今直接指揮 3. 中國大陸十三億人普遍質素差劣,這是客觀現實的觀察,例如對個人衛生,例如長大於一個充滿謊言的社會,因此香港人對這樣的鄰居或者突然衝入你家的人,很抗拒。
然而左翼人士對現實這種闖入你家的所謂「家人」,或者簡單來說突然衝入你的大學宿舍,隨地便溺或者不沖廁所的「同學」的言行與習慣,視若無睹;在他們的大筆一揮之下,香港人對日常生活「受夠了」的痛苦,卻化成他們口中不知從何而來的「優越感」;舉例說,你見到有人隨地大便,你想到的是臭,想到的是難以忍耐,還是想到「我是一個文明人,我比起狗隻般隨地便溺的行為,比較優越呢」?或者左翼人士是大便的方式也會感到優越,但我們卻不,我們的想法很單純,要大便,請去廁所,請用廁紙,以及請沖廁;只要你不要搞到廁所好臭,不要在我面前大便,不要我去打理,那麼請貴客自理;這叫做人性,他們卻反過來這是我們「熱愛中港區隔」,或者說成是「優越感」,這實在是他媽的一種優越感。
更錯的是,在左翼人士的大筆一揮之下,泛民主派一眾熱愛中國,希望建設民主中國的一眾志士:如司徒華,曾健成,何俊仁等,都變成了他們口中「支持中港區隔」的「恐中派」;從這樣的歪理可見,真正出問題的,是這班左翼根本是假左,而是民族主義的「擁中派」、「愛中派」,他們隻字不提民主自由人權法治,認為香港人追求上述的東西,就是「恐中」,或是因為「恐中」才去追求,然後就老屈泛民產生了本土,或者本土是產自泛民這種歪到不能再歪的歪理,事實,就是完全風馬牛不相及,由太平洋吹到去大西洋。
李文比較正確的觀點,即新一代「中華國族意識不強(甚至全無)」,因此開始質疑為何香港人要「中港融合」,為何香港人對中國全方位的入侵視而不見,不斷催眠自己是「正常」,眼看香港原有的價值以至優良的管治不斷衰退與消失,所產生的新的民族認同,生質疑的就是為何不可以走香港人自己的路,而必定要與中國的一切──好與壞綁到底;明明就是如此簡單的道理,他們偏要兜一個大圈,創作出自己都不相信的故事,然後自我催眠,實在是莫名其妙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