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金馬倫在公投前夕最後關頭的動人演說:"If you don’t like me, I won’t be here forever. If you don’t like this government, it won’t last forever. But if you leave the UK, – that will be forever.” (你可以不喜歡我,但我不會永遠在任;你可以不喜歡現政府,但它不會永遠執政;但如果蘇格蘭選擇離開英國,這就是永遠的決定)──顯示了民主、自由、人權、法治制度下的優雅。英國政治尊重民主,尊重民意,這和拿著刀叉吃人肉的中共港共政權截然不同;Come on James,成熟一點吧,分手不是世界末日,即使留到人,卻留不住心,又何苦呢?請尊重別人選擇的權利,請相信人有智慧去作出明智的選擇!
2. 《The Prince》──中文即馬基維利 (Machiavelli) 的《君王論》,建議必須讀英文版本,因為「中文」在處理這本書,基本上是「不兼容」(incompatible);這本書幾百年來被各界或抹黑,或貶低,或鬥臭,實際上只係教你如何在保持良心的同時,不要做一個「膠人」--因為世界是邪惡的,人性是醜陋的;讀通這本書,可以「膠」少很多路
4. 《一個德國人的故事》(Defying Hitler)──是德國著名政治評論家 Sebastian Haffner 的精采回憶,林忌六年前已寫過書評,簡單來說就是從納粹德國如何煽動民族主義,令「愛國不愛黨」的德國,最終如何心甘情願被希特拉所洗腦及利用,成為納粹屠夫的工具。那些口口聲聲「煽動民粹」或「納粹法西斯」的,明顯十個人有九個半未讀過這本書,因此大家必須一讀。
5. 《Nuremberg: Infamy on Trial》(紐倫堡大審)Joseph E. Persico ──法律專業的書籍以外,一本非常值得一讀的書,講述審判納粹德國戰犯的過程,以及背後的原則以至目的;紐倫堡近年成為了香港網絡上熱烈討論的「潮語」,如「送左膠去紐倫堡」,因此此書是必讀。
6. 《Strategy: the indirect approach》(間接路線) 英國戰略家 B. H. Liddell Hart 李德哈特在序言提到:「當我在研究古今的無數戰役時,我才發現到,間接路線實在是遠比直接路線更為優越……還可以有更廣泛的應用。在一切生活的領域之內,這都是不條不易的定律--這也是哲學上的真理。對於人生途徑上的一切問題,它都能夠加以解決。無論在任何情形之下,一個新觀念的直接攻擊,結果必然會挑起頑強的抵抗,使局面反而難於改善。若使用出人意外的慘透手段,用側擊的方式,則其收效反而會更容易更迅速。從政治領域以至於戀愛的場合,間接路線都是一個基本的原則。」香港人太少理解間接路線的用法啦。
7. 《Two Sides of the Moon》 David Scott, Alexei Leonov 這是美國及蘇聯兩位太空人合著的回憶錄,分別講述美國及蘇聯在太空科技突破地球引力的過程,更包括首次上太空,首次圍繞地球運行,首次登月,以及首個太空站的回憶錄;這本書簡單易明,而且緊張刺激,對很多被重力束縛的一般人而言,從認識太空以及宇宙,可超越地上人類「偏狹的視野」,思考甚麼叫做國際合作,以及人類未來何去何從。
8. 《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 of human societies) 《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Jared Diamond──此書是一本名著,非常簡單地把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用地理以至科學的方法,提出了一個解釋;舉例說,如為何美洲沒有馬匹,導致甚麼結果;如人類由遊牧轉為農耕,如何改變了歷史等等;這本書基本上是必讀閱讀,才會超越一般如中史胡亂解釋成功失敗的荒謬做法
9. 《Parallel Worlds》Michio Kaku 加來道雄──選擇此書而不是同作者的《Hyperspace》,或霍金的《時間簡史》,或 Carl Sagan 的《Billions and Billions》、《Cosmos》等,是因為此書更多講解了最新的宇宙學的超弦理論如M-Theory,能夠以一般人能理解的語言,講解最新的物理學理論,是要認識這個宇宙必讀的書本。
10.《Civilization and Capitalism, 15th-18th Century》《15-18 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及資本主義》Fernand Braudel──這一連三本的巨著,講解了今日的所謂「西方世界」或現今資本主義社會的形成,經濟與科技如何改變了這個世界,以及世界不同社會興衰的過程;更檢視了由 15-18 世紀的歐洲生活,經濟活動以至講解相關歷史如何被經濟改變等,這是一般歷史書以至所謂社會學理論都不會接觸的問題,亦是一本絕對不能錯過的巨著。
蘇格蘭問題在香港,就成為了民族主義的一面「照妖鏡」,一些自幼被中國民族主義洗腦的香港人,紛紛以「英國解體」、「英國瓦解」來看待獨立公投,那些左翼的民族主義者則以「戴卓爾夫人及右翼造成的惡果」,卻看不到英國在民主自由下容許「和平分手」,而不怕演變成為另一個愛爾蘭──如當年愛爾蘭共和軍製造的恐怖襲擊問題;蘇格蘭人不是不想「建設民主英國」──英國早就有了民主,而是民主制度之下,仍然無法解決雙方的歧異,那麼最起碼要用「聯邦制」去實行不同的政策,例如蘇格蘭擁有和英國其他地方不同的法制,以至福利政策,甚至邦聯制──由 Devolution max 即全面自治,以至 Personal Union 即「共主邦聯」;又有如加拿大、澳洲、紐西蘭,雖然奉英女皇為君主,但實際上卻是一個獨立國家。
New Order
-
Hello mkho.momentum107@blogger.com
We are pleased to inform you that your product has been approved by our top
management.
We are ready to do business w...
Saying goodbye to the AdSense for Feeds blog
-
Thanks to everyone who has been a loyal reader of this blog over the years.
After some consideration, we recognize that we're just not generating
enoug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