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及訂閱請按 Like

星期日, 1月 29, 2012

2012 年最佳笑話:中國人身份之輸波賴地硬

2012 年 1 月 28 日大公報社評欣賞

『「學者」政客怎做學術研究?2012-1-28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日前發表市民認同「香港人」身份遠多於「中國人」身份的「民調」結果,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部長郝鐵川指出該命題取向不確,香港人中國人身份不能分割、更不能「二擇其一」。

一再發表所謂香港人身份「民調」的鍾庭耀,還有經常發表政治文章及言論的中大政治及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科大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成名,就是這樣一些假學術研究之名而行抗中亂港之實的真政客、假學者。』

係啦係啦,就當我認同鍾庭耀的民意調查命題不確啦,香港人中國人身份不能分割、更不能「二擇其一」,好唔好?

咁點解同一個研究,大公報居然係採取完全相反的態度呢?請大家細心欣賞一下

2008 年 6 月 18 日大公報社評:禍福與共港人國家認同感加深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昨日發表一項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市民對「中國人」身份的認同感正在增加,達到九七回歸以來的新高;「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認為,此一變化與北京奧運的舉辦和四川抗震救災有關。
...
因此,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昨日發表的調查結果和鍾庭耀主任所作的分析,是符合事實的。研究結果首先表明,港人社會確實是客觀、理性和公正的,市民會根據事實而釐定、調整自己對國家的看法;而更值得注意的是,港人對中央的認同感或支持度,並不是建基於自己的利益之上,而是以民眾和國家整體利益為依歸,只要對振興中華民族有利、對改善人民生活有益、對提高中國國際地位有助、對推動中國經濟發展有功,香港市民就會給予認同和支持。』

再睇下大公報在同年 5 月 22 日,就類似的學術研究的表態吧!

救災強化港人認同中國人身份

【大公網訊】今天公布的調查顯示,四川地震災難不僅提升了香港人對中國的民族感情,也強化了港人對中國人身分的認同,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多於香港人的比例,由上月的三成七升至日前的六成。...

調查又顯示,分別有八成九的受訪者承認這次四川大地震增加了他們對中國政府的信任,以及提升了他們對中國大陸的民族感情

點解 2010 年的調查之中,香港人中國人身份可以分割,2009 年可以分割,2008 年更當作喜訊報導可以分割,之前咁多年都可以分割,所有土共報紙都為左之前的調查結果歌功頒德,點解去到 2011 年就唔可以分割呢?嘩,原來係多左人認同中國人,就係學術調查;少左人認同,就唔係學術調查,就要全土共圍攻啦!噢!

2012 年第一個最佳笑話!大公報社評四年可以倒轉,比起上次話奧運與政治應該分開,而1980 年社評就話政治和奧運是同一件事,都要更好笑!

其實期待大公報工作的人,知道「醜」字點樣寫,係唔係有少少強人所難?

體育就是政治!1980 年大公報評論重溫

星期五, 1月 13, 2012

林忌評論:香港D&G的一場反歧視風暴

原文及聲音版本刊於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

國際名牌 D&G在香港的一間分店,傳出歧視香港人的新聞,事緣為傳媒報導某些名店禁止遊人在公眾地方攝影,而記者測試中途,商場保安竟揚言只許大陸遊客拍照,卻不許港人做相同的事,名店霸權歧視港人,事件引來群情嘩然,過千人包圍該商店抗議,佔領多份報紙頭版,更被國際傳媒廣泛報導。

為甚麼事件一發不可收拾?既因名店報導出街之後拒絕改過,所謂澄清聲明不著邊際,還反怪傳媒報導渲染,一間名店竟敢漠視香港法律,把公共空間當作私人租界,行使霸權欺壓百姓,更挑戰中港開係之中的死結--香港人被中共政府多番欺壓之後,積怨已久的怒氣一次過爆發,透過網絡組織,有如廣州撐粵語運動一樣,幾乎完全是自發,而非靠傳統政黨的組織。

一些事實可以解釋港人為何如此憤怒:根據美國中情局 2011 年的最新數據顯示,每一千個港人,才有 7.49 個新生嬰兒,出生率已達全世界最低的水平。物價樓價高企,令港人缺乏生仔意願,在此同時醫院卻接收了佔總出生率一半的大陸孕婦,當中大部份都是和香港完全沒有關係,父母都沒有居港權的「雙非嬰」,本地媽媽懷孕七星期即要預留床位,否則連選擇無痛分娩的權利都會隨時失去,這種離譜的情形,在九七前的港英時代從未有發生過,港人對此會有何感覺?

多年來香港沒有增加大學學位,其 17%-18% 的大學入學率,比起亞洲其他三小龍都要低一大截;特區政府日日空口說要發展「知識型經濟」,其大學教育卻成為「已發展地區」的東亞病夫,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府不是幫助本地學生入學,反而鼓勵大學廣收大陸學生,研究院(即碩士、博士生)居然有近六成是大陸學生,這樣的城市,究竟是為誰而設?

中聯辦研究部學者強世功的著作《中國香港》解釋了背後的道理:『鄧小平治港藍圖的設計,偉大之處在於他承繼了毛澤東治西藏背後那套滿清帝國的「理藩」經驗』* ──中共官方的研究已經承認,在香港推行的政策,其實和中共在西藏、新疆所推行那一套沒有任何不同,用大家理解的術語說明,就是帝國主義的殖民制度。

簡單而言,就有如中共派漢人殖民新疆和西藏,在香港就是透過大量人口的殖民,把香港本地人口「溝淡」,這些香港新移民多年在大陸受到中共的洗腦教育,亦慣於接受被極權制度統治,面對香港較寬鬆的環境,以及經濟上的改善,感恩都已經來不及,又怎會挺身而出反抗呢?何況黨中央還特別關照新移民,每年撥出大量經費,透過其傀儡政黨,布施小恩小惠,再透過操控傳媒,控制學校,慢慢溫水煮蛙,香港從此就和大陸其他城市一模一樣了。

一些泛民主派的議員,心中懷有大中國的愛國情意結,認為香港是移民城市,因此無理由拒絕血濃於水的同胞移居香港;這些人的情感高尚係沒有錯,可是他們卻忘記了九七後的香港,已經不是由英國管理,能夠用西方價值同化新移民的香港,反而是中共及其代理人的全面控制,無所不用其極實行洗腦,令香港日益大陸化的特區。

當香港傳媒自我審查,名嘴被封咪,名作家的專欄被取消,沒有言論自由,又如何把感化新移民呢?何況中共早已把在全國包括廣州推行那套「推普廢粵」,悄悄搬來香港上演,中文教育打算廢除多年沿用的粵語,改以普通話推行,至於普通話的香港傳媒,根本是掛羊頭賣狗肉,全部都是由黨緊緊控制,當這些由普通話教育的兒童長大成為主流,就是香港滅亡之時,泛民主派放不下心中的愛國情懷,結果有如 1949 年的大江大海,成為那堆被中共用完即棄的所謂民主黨派,化作歷史的塵埃。

* 引自安徒的文章《革命是隱喻,辛亥不是》 9.10.2011 於明報


不要讓台灣 成為第二個香港

導演、製作 Michael Mo
全靠 Michael Mo 幾晚通頂瞓身製作,再把創意化成現實!

一月七日林忌寫於 Facebook:

「既然香港唔畀賣政治電視廣告,不如夾錢去台灣賣...

今天,在香港出生的嬰兒,每兩個就有一個,是雙親都和香港沒有關係的大陸人...(畫面影著懷孕幾星期,就已經找不到床位的本地孕婦)

同時間,香港的出生率全世界最低,不但因為買不起樓,連生孩子的床位,都被大陸霸佔了

今天,香港的大學研究院,每十個就有六個就是大陸人...

同時間,香港的大學入學率,只有 17%,不但是亞洲四小龍最低,更接近第三世界的水平... (畫面影著找不到健康院,搵唔到學位的香港青少年)

今天的香港,就是明天的台灣--如果,你投中國一票....(影住那堆大陸返台的台商,或馬某) Like · · Share · 7 January at 00:21」

Michael Mo:
香港 回歸中國快15年了。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感覺。

中國經濟強勢,不少香港人漸漸依附權貴,以獲得經濟上的好處。這一群人,通常都是社會上的既得利益者。由財富到權力,他們都透過中國的官僚資本主義體系,去鞏固自己的勢力­,得到從來不應該由他們所擁有的利益。

在這個大氣候,犧牲的卻是在香港每個角落勤奮的老百姓。
藥房沒有奶粉、醫院沒有床位;研究生學位被陸生壟斷,連街頭的文化都被慢慢侵蝕。

今日的香港,會不會是明天的台灣?我們沒有答案。
但是,請各位台灣人,捍衛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堅持自己的文化。
我們,不希望台灣成為第2個香港...

香港人

星期五, 1月 06, 2012

林忌評論:禁劇《天與地》泛起的漣漪

原文及聲音版本刊於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

八、九十年代是香港的黃金時代,當年粵語文化隨著港劇、港歌、港產片,不但輻射到廣東省,甚至把粵語帶到中國北方、台灣、東南亞以至世界各地;然而不容否認的現實是,香港文化自九七以後已經由盛轉衰,所謂「東方荷李活」的傳說,早已變成一塊活化石,供港人憑弔。

為甚麼會衰落?上一代常常提到的原因,不外乎「今不如昔」,怪年輕人「冇料到」,因循苟且沒有創意,因此成就一落千丈云云;然而現實呢?人口結構佔絕對優勝的中生代,以及九七後中共政權「維穩」、「和諧」壓倒一切,才是真正的理由。

要比較今昔之別,可研究香港當年的文化土壤是怎樣的;七、八十年代的香港,英國殖民政府寬容對待本土通俗文化,香港的傳媒除了親港英,更可公開親共,或接受台灣的國民黨資助管理;香港的「知識份子」,由所謂國粹派、社會派之間劇烈競爭辯論,沒有任何一方可以壟斷輿論,更不容打壓封殺了,在這樣的環境下,百花齊放百家爭嗚,相比起全個亞洲的獨裁政體,香港為主體的粵語文化自然大放光芒異彩。

然而九七後中共卻積極干預言論,一間又一間傳媒被紅色資本收購,文化界為了遷就大陸市場,自我審查任何可能觸動中共神經的「敏感」題材;報章如此,電視台更加不堪一提;一個七百萬人的城市,居然只有兩個免費電視台,九成多人口母語的粵語頻道居然只有兩條,有如第三世界地區般落後。由於香港人口老化,多數人口就是二、三十年前的青年人,因此傳媒、電視台繼續其二、三十年不變的方程式同步老化,垂老的香港文化,遇上以二、三十歲新興世代主導的台灣、南韓、以至大陸市場相比,香港自然完全失去競爭力,成為了「港燦」了。

亦因此一套被「雪藏」了兩年的港劇《天與地》,只不過稍稍觸及時事民生議題,即令年輕人振奮不已,紛紛說期待了這樣的電視劇久矣!然而以「主流」作為調查目標,收視自然下跌,畢竟一家之中控制電視搖控器的,就是主流派的「師奶」,網絡火紅而收視數據大跌,反映老一輩常掛在口邊:「年輕人對時事漠不關心」這句已經完全不合時宜。

事實上香港的文化已經出現一條斷層分水嶺,以 1970-1975 年前後劃分,前者是九七前已步入社會,見過香港醉生夢死的榮景的「主流派」,這些主流的共通點是迷戀過去,因而拒絕改變而傾向保守;互聯網的革命只改變了他們的工作模式,放工之後即和網絡世界保持距離;後者是年輕一代的「網世代」,互聯網大幅改變了年輕一代的視野,共通點是國際化,寧看英文台、讀外國網站,追看歐美日韓的潮流,而日益對只照顧「主流」的本土文化不屑一顧;《天與地》恰恰打破了這條界線,既打破了統戰部與中聯辦在香港維穩的大原則,更令年輕人無力世代交替的神話破滅,一「劇」激起千層浪,漣漪能擴散多遠,仍有待觀察。

星期三, 1月 04, 2012

保衛粵語刻不容緩

原文及聲音版本刊於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

最近傳來一段推普廢粵的消息,傳媒報導廣東省代省長朱小丹簽署行政指令,由三月一日全省實行《廣東省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規定》,廣東全省公務員、學校教學、會議和集體活動、廣播電台、電視台和網絡節目都必須要使用普通話。上述場合,無論是使在粵語、潮仙語或客家話等「方言」,都必先得到國家及省級部門批准,事件引起全省震驚,「撐粵語」的呼聲傳至香港、澳門以至海外。

面對海內外一致反對,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副局長何日丹回應說,新法實施不會限制使用粵語等各種方言播音,並且「現在不會限制,今後也不會限制。」──這保證是否可信仍有待驗證,然而事實呢?即使在香港,「推普機」卻從未停下腳步,一步又一步威脅粵語最後堡壘。

九七之後,一眾親共傳媒一直宣揚要推行「普通話」教育,他們對「普通話」列為必修科仍然深感不足,更要學大陸一樣,把所有中文課程都變為以普通話授課,企圖以大陸消滅地方語言之方式,由小朋友做起,先迫令學普通話,再迫以普通話上課,最後甚至在課餘、校外以至一切公共場合,只許說普通話,而禁絕地方語言。

以往面對這種威脅,擁有強大粵語文化的香港人從來都不當一回事──畢竟香港自由度大得多,即使親共團體強推,市民自有其他教學團體選擇;然而大家卻忽略了一個重點──近兩年香港新生嬰兒有近一半是大陸父母所生之時,這些嬰兒之父母也往往只說普通話,為了銜接大陸的教育及就職,這些人將來傾向選擇普通話,而當近半人選擇普通話時,香港有幾多教學團體還能堅持粵語教育呢?

事實粵語教中文,事半而功倍;中文成語多出自唐宋以前的歷史典故,保留了更多漢、晉、唐宋音韻的粵語,比普通話更鏗鏘流利;另一方面講到唐詩宋詞,粵語更加能夠保留原文韻味,試以李白名作《靜夜思》為例,「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這段原詩以粵語朗誦,完全乎合聲調韻律,無須作任何修改,都能一氣呵成朗讀出來;然而明未清初以後,漢語被北方外族音改變,「看月光」、「望山月」不順,遂被改為「明月光」、「望明月」;改編版本在中國從此湮沒了李白原詩,直至 2008 年胡錦濤訪日,被日本學生質疑靜夜思原詩文字,才引起傳媒之報導關注;上述是一個活生生的題材,證明要保留中國文化,用粵語遠比北方改變了音調的普通話優勝得多。

保衛粵語,刻不容緩,香港人如果仍然掉以輕心,到過半兒童皆以普通話學中文,粵語有如深圳甚至廣州一樣,淪為被迫害語言之時,就實在太遲啦。

進一步閱讀:
從靜夜思看溫家寶認錯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 由妖票到乞票 - 近期常有些政治人物,不斷「屌票」,即自己作為候選人,不但沒有用耐性去說服選民,反而走去怒罵自己的選民,這種作風當然不但無法爭取別人支持,反而罵走選民。 但另一個極端,就是認為自己那一票真的「非常寶貴」,認為有如一位萬眾觸目的美女,要多次追求,乞求其投票,以至開出大量動人吸引自己的承諾,或者作出利益交換,才會走...
    5 年前

最近文章

再次伸延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