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睇就知道,呢 d 咁有創意的事情,在香港是不會發生的嘛,林忌在每日一膠建議左咁耐,可是被人當是玩膠,在強國卻是中國科學院的院士提出的嘛...... 蔣有緒是否看過每日一膠來提議,就不得而知,但最少林忌的提議已經達到了中國科學院的水平,就算不送一兩個院士給林忌做做過過癮,邱局長亦應該積極考慮林忌的建議嘛,對不?
最近睇香港的膠報,已經睇到想燒的地步;由政府到一眾膠學者,出來大談甚麼「議會公審銀行」,「僭越司法權」,令林忌睇到完全 O 嘴,真的想反問一句,乜香港有「三權分立」咩?
我地偉大的政府同學者果種選擇性「三權分立」的態度,又係令人嘆為觀止!立法會今日的特權法,是繼承自英國的制度,這套制度是英式的三權分立,何謂英式呢?就是英國的終審法院,到今日都仍然是英國的上議院--對,就是由上議院的 Law Lords 去審理案件,咁多年以來,英國滅亡了嗎?當香港連英國的民主制度都未有果時,我們這一班偉大的學者,卻忽然「超英趕美」,決定要擁抱美國的絕對「三權分立」--甚麼嘛,英國的司法和立法制度,幾百年連結在一起相安無事,其他前殖民地如加拿大用到爛哂都冇事,硬係在香港呢度用,就會變成世界末日,係都要突然去到美國的高標準先可以冇事,真係令人搞唔明,點解呢?
呢班契弟最契弟的,就係隨心所欲,專搵 d 大家聽過但連佢自己都唔知係乜的出來亂吹,群眾之中識少少又唔知詳細的,又跟住佢地吹,吹來吹去,我到而家都唔明,如果呢個「特權法案」咁得人驚,點解英國可以保留咁多年,特膠政府又要繼續保留咁多年呢?司法的問題歸司法,政治的問題歸政治,立法會的「特權法案」,只係搞清楚事實真相與政治責任,之後 A 要告 B,B 要告 C 之類,就回歸法院去審判了,立法會有權代法院判案嗎?當然沒有權,但一大堆人粉為求自保,就繼續寶藥黨的行為--繼續講大話靠嚇,嚇得有幾大就幾大!係囉,講美國式的絕對三權分立,我地有冇美國憲法所保護的言論自由?我地有冇美國憲法所保護的燒國旗的自由?
一大班銀行膠唔該回應一下,為甚麼英國可以有 Fraud Act 2006 這樣強力的法例,卻絲毫未聽過這些銀行要撤出英國,也未曾聽過港府在雷曼事件上,肯說出半句要參考英國的立法的「人話」?反過來,由一開始就「寸步不移」,結果政治零蛋,同大清帝國的膠人一樣,要等天收都唔識退讓,換來的只是一個更大的羞辱。當一開始民意仍在銀行與政府手上的時候,當政府與銀行都知道,事情的最大關鍵,在於先解決了大家最不能接受的那些案情的時候,如果特膠政府拿出半點處理甚麼迪迪尼案,甚麼陳冠希淫相案,甚麼東亞擠堤案的半分辦案精神,立即對那些最離譜的案例進行刑事調查,然後搞清相關責任,說得好聽點,就是主動拆彈,用他們愛聽而非常難聽的低能字眼,就係「分化苦主」,以免能量不斷積聚。可是頭一個月特膠政府做了甚麼?既沒有「雷霆萬鈞」去調查,也沒有宣佈要修改法律漏洞,以為賠錢就可以了事,就可以當一切都不發生過,結果銀行心不甘情不願又唔想賠錢,政府又不敢強力迫人賠錢,同時又製造了一個假象令苦主以為人人都有得賠錢,當一切都成空果時,只會迫人跳樓迫人自焚,簡單來說,就是特膠政府自焚!如斯的政治智慧,真係令觀眾人人 O 嘴,永不落空,同望番百幾年前班清朝大膠官一樣,真係以為自己入左時光機,睇緊 Back to future 3...
部份香港傳媒不報台方「總統蒞臨」的唱叫,只說陳雲林沒有叫馬英九總統,這就是故意的誤導,簡直就是豈有此理;首先抹黑了中共的誠意,令人以為中共寸步不讓;同時又抹黑了馬英九的原則,令人以為馬英九連這樣的事實都肯接受,簡直就是不知所謂的選擇性報導。馬英九確立了今次的和談,既大大安撫了企業,同時又制止了極端藍軍的吵吵鬧鬧,讓他們自己 high 翻天,解除了陳水扁借陳雲林反撲的炸彈,更首次在媒體面前「硬起來」,這都是良好的結果,難得地在有意與無意之間達成了。
風向改變了,聲稱和 Bush 切割,卻還把 Bush 那一套翻炒,只會帶來更大的失敗;麥凱恩根本應該由始至終,歸向「新中間路線」,而不是在保守與中間路線兩者之間遊走,如果早點把共和黨的加州州長阿諾帶出來,或許可以贏多幾個州;可是阿諾「親民主黨」的色彩,卻令黨內保守派非常忌憚,結果就是令選舉徹徹底底輸掉。
林忌從來不會因人而廢言,事實擺在眼前的是,望一望英國的下議院,這樣有來有往,有歡呼有倒采的會議,才是真正的會議;反對黨--保守黨的倫敦市長 Boris Johnson 可以在會議上講反話串爆執政黨,雙方互相適地叫罵的場面,在英國被視為理所當然,在香港就被視為「你大聲」、「你唔禮貌」,政府高官好似老師教訓學生,好似阿媽教仔一樣,永遠唔會尊重對方的民意基礎。
Saying goodbye to the AdSense for Feeds blog
-
Thanks to everyone who has been a loyal reader of this blog over the years.
After some consideration, we recognize that we're just not generating
enoug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