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想,林瑞麟呢句廢話講來有乜用?有鬼人信?但冇人信冇鬼用,卻絕對有一萬倍的靠害力度,將來萬一再想請人,大家都會問:唔係嘛?你要我低人工過果個廢物 X X X ?你做埋我果份啦福佳--因此今次的人唔得之餘,將來的有能之士都永遠唔肯入政府;反過來,如果呢句只係一句廢話,人工一樣或更高果時,林瑞麟呢句作用全無的承諾,就成為了政府不受承諾,前言不對後語的又一鐵證。
蘋果批係四格圖畫,讀者唔係某些日月光明乜乜率物物率的「偉大論文」的讀者,係要易通易明,唔係用來發表膠率的;反過來某博客冇字數限制,要反駁蘋果批的結論,拿出數據囉?點解一篇咁長氣的文章,偏偏拿唔出數據去反駁,卻從一個「人」字大造文章呢?用人地漫畫縮減的內容,拿著一個「人」字就武斷話人地「唔熟書」,好笑程度就有如一個「前法律學者」,話林忌叫當奴炒左曾德成,係唔識基本法,因此講:「林忌係法盲」一樣,膠到冇朋友--乜董建華腳痛,抵觸基本法咩?乜佢又知曾德成唔可以乜乜痛?唔知某「政治評論人」的政治 X 光眼,可以證明董建華真係因為腳痛而辭職?
香港的「民粹法例」蘋果寫過太多,就林忌舉的例子,今年都寫過幾次,例如《保安員條例》原本係政客用來保護老人保安員,結果卻搞到老人家明明健康都要辭職冇工開,改去拿綜援,成街呢 d 例子,成大堆文章係講呢 d 例子,可是有人偏偏避而不看,專選一份漫畫的有限內容大造文章,不但無法反擊論點,卻只拿周邊未加深究的內容大發膠音,認真令人無奈之至。
在獨裁制度求人才,首推《戰國策》(千金買死馬) 的故事──郭隗用五百金替燕王買了一隻死了的千里馬,令人人獻馬燕王投效,用這個角度看,政府今次的做法,應該可以更加吸引人才呀?可是不要忘了,死了的千里馬是真的,《千金買 A 貨》──用正價去買 A 貨的結果,就是宣傳當政者乃真假不分的蠢蛋,只會吸引更多的 A 貨。
直至今天,有很多泛民支持者及傳媒線人,甚至泛民大老,都無法分清政府內部陣營的各種政治角力--所謂副局長、局長助理用來「應付」立法會議員,實在是令人 R 爆頭的想法,乜立法會議員好難應付嗎?點解全港咁多膠問題,立法會議員都解決唔到,質詢唔到,甚至關心唔到?難道當奴需要多一隊「海軍」,去鬥水兵--齊齊水鬥水?唔係嘛?
就好似十 X 大果種權力布局,當奴黨人想加強自己在政府內部的影響力,可是土共系統幾十年部署豈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大量「親民主派」的開明角色紛紛下馬,於是也許有人把心一橫,又或者純粹的偶發擦槍走火,突然公開某人的國籍問題--豈料事件一發不可收拾,政府內部的土共推手,就把問題矛頭指番當奴,君不見一眾「友好傳媒」全力攻政府?君不見一些「友好傳媒」日日只為某幾位新丁「造勢」?分析這些傳媒的行動,就可看出背後的操作痕跡,而事件受重傷的當奴,剛好為某些人今年初起發動,應付冇葉劉的形勢的新一輪「奪權行動」,提供了進一步的彈藥與推力--如非這樣,平日膠到冇朋友的事情,傳媒幾時會關心?日本在釣魚台撞沉「中國台灣」的船隻,比起莎朗史東的言論,哪一樣更重要?真正愛國者會關心邊樣?合乎政治利益的選擇性關心,已經成為香港傳媒日常報導取態。
孫柏文(財經專欄作家) 最主要係佢講過「Is that karma? When you are not nice that bad things happen to you. 」,呢一句就係俾人執住話佢講「因果論」 … … 但個 question mark 係應該搬落,變成「 Is that karma, when you are not nice that bad things happen to you? 」後面句就係解釋karma 呢個字,莎朗史東明白到呢個字係外語,八成幾美國人連伊拉克邊都未知,外國o既野可 能唔係咁識,所以講完 karma 之後,就會解釋番。
孫柏文:最終大家學到教訓就係,如果你講議題會影響到一班人,而班人語言同我一樣時候,你最好用番個語言。譬如你係講中國人,你就用中文,千祈唔好用英文,因為你用英文,人就會幫你繙譯。如果你係都要用英文,就應該即時出番你自己中文繙譯本,呢 D基本功一定要做晒,如果唔係,俾人執住一兩個字上綱上線,咁就唔係咁好。 如果只係用英文,就要學 01 年間諜偵察機事件高明手段。就好似我呢個番書仔今日咁話,關於英語使用,what do I know ?
可是我們的 CEN 有線電線娛樂新聞台,卻把人家「之前在想」( I thought) 刪去,把疑問句的「這是報應嗎?」 (Is that Karma, …?) ,篡改為「這是報應吧」(That is Karma!)──在英文文法當中,疑問句和感嘆句的分別如此明顯,這個差不多先生的錯誤就是致命的!連小學生的英文水平,都應該分得開 Is that 和 That is 之間的分別,為何 CEN 會犯上這樣的一個錯誤?
電視台還犯上了大量不應該犯的錯,如把原文「因為中國人對藏人不好,我對此感到不快」(I am not happy about the ways the Chinese were treating the Tibetans),譯作「我很不喜歡中國對待西藏的方式」(又偷偷加了個「很」字(very)) ──然後失真到娛樂版內文,指莎朗史東說「四川地震是懲罰中國不准西藏獨立!」真不知從原文哪一句,可以譯出「西藏獨立」幾個字出來,華文傳媒質素,已經低落到這個地步了嗎?
約翰遜在一本以風趣討論歷史的書藉《I have got views for you》 之中,辛辣地指出近代的中國文化,對今日的西方文明沒有作出任何貢獻──即使如華人諾貝爾得獎者,亦必須去外國研究才有機會成功云云,這種充滿「約翰牛」(John Bull) 毒舌傳統的英國人,卻符合了倫敦人的口味,或許對大眾來說,這些敢言敢作敢為的人,才有熱血去衝擊英國那種保守到不能再保守的建制,才可以帶來一些改革與改變。
最奇怪的,就是美、日、台的軍事衛星,所能拍攝到的照片,就算 Downgrade 了來提供予中國及公眾,都比起 Google 提供的衛星照片更強,因此從軍事動機來說,根本不能成立;今次救災內地衛星照片無影無縱,甚至要依賴 Google Map 及 Earth 來救災,災未救完就要立即向 Google 開刀?有咩政治動機先?連內地的博客及論壇用戶,亦對此大表不滿(為保護他們,連結就不提供了),選一些如下:
「中國人是很聰明的,在利益面前沒有人會裝傻子,這些淺顯的道理智力健全的人應該都明白,但是為什麼會出現前面那篇荒謬的文章呢?他們想禁止國民使用 Google Earth的真實目的又是什麼呢?我想絕對不是向廣大人民展示自己的愚蠢程度,也不是想展示中國自己在高科技領域上的落後程度,更不是想以此抵禦外國侵略。」
New Order
-
Hello mkho.momentum107@blogger.com
We are pleased to inform you that your product has been approved by our top
management.
We are ready to do business w...
Saying goodbye to the AdSense for Feeds blog
-
Thanks to everyone who has been a loyal reader of this blog over the years.
After some consideration, we recognize that we're just not generating
enoug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