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及訂閱請按 Like

星期二, 11月 06, 2012

痛批婚宴惡習--禮金、開門利是與人情

中國人的最大問題,係明明過著 21 世紀的科技同生活,其心理質素卻繼續停留在 19 世紀的農民年代,正係陶傑筆下的小農心態,成個中華文化都仍然係呢種種謂「傳統思想」;簡單而言,就係一部時下 8 Cores 的電腦,走去行 Windows 95,兩者毫不匹配。

婚禮,本應簡單而隆重,在崇尚小家庭的今日,本應只屬兩個人之間的事,偏偏繼續維持一大群姨媽姑姐三姑六婆鬥顯赫的惡習,其儀式總脫不了幾隻字--市儈、銅臭、核突、莫名其妙,甚至淫賤,完全不知所謂。

淫賤這項,在九十年代盛行,如在台上寫蕉玩意淫等,近年的確隨著人口質素上升而少見了,之但係「禮金、開門利是,人情爭議」三項,講到尾只餘下乜野?就係窮到只餘下錢--唔係崇尚愛情超越一切的嗎?為何婚禮只餘下銅臭與市儈?

一批--禮金
究竟禮金是甚麼東西?究竟禮金是誰訂下的傳統?重男輕女的社會農村社會,生仔有勞動價值,生女則因為「嫁去外邊」,所以是「蝕本生意」;在廿一世紀男女平等的今日,是否莫名其妙?為何女就要收禮金,而仔就要畀禮金?這是哪門子的道理?

香港的環保份子敢呼籲酒席有魚翅人情八折,可是香港的女權份子卻不敢出來呼籲反對收禮金!身邊聽過很多故事,包括一些受過高等教育的專業女性,到要結婚才發現原來其母親多年來仍維持村婦式的思維,要收一筆高價的禮金,女兒才能出嫁!這種行為是甚麼?就是母親賣女!就是販賣人口!就是把香港女權踩到腳底,可是女權份子在其他問題--例如男女廁的比例失衡大大聲,卻對女權最大的侮辱--販賣女性默不作聲。

亦因此,香港仍有很多男性抱著「大男人思維」,因為其妻子是付出幾十萬禮金「買來的」,因此產生種種的社會問題,例如家庭暴力等等,到今日仍然陰魂不散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我們仍然默許禮金,拒絕廢除禮金,其實是歌頌禮金。

二批--接新娘與開門利是
去娘家接新娘進行傳統儀式,本應是隆重而神聖的一刻,可是莫名其妙的,變成了為了開門利是的姊妹,大戰滿頭大汗吃核突食物的兄弟,此儀式本身就是「新娘子離家」、「賣女」、「女兒出家門去男家」,這不是女權份子最痛恨的嗎?這種心態培養的是甚麼?就是男尊女卑的重男輕女思想,就是為何中國到今日仍然有這麼多人在一胎化下走去殺女嬰的思想毒殘餘,可是我們卻不加批判對此照單全收了,這不是很奇怪的一件事嗎?

儀式之本意,是「考驗」新郎挑戰新生活的決心,可是用今日的眼光來看,難道是新郎才需要迎接新生活?難道新娘子不用通過考驗嗎?在小農時代男女地位不平等,男尊女卑的情況下,這個儀式一反平日的倫理,是為了令高高在上的新郎--他日的一家之主去試從新娘子的角度思考,令新郎「珍惜」新娘;今日的社會呢?多數人夫婦兩人都出外工作,更多中產請外傭,家務交由外傭一腳踢,擁有獨立財政的婚後女性,怎又突然變回幾百年前的農村婦女,要男的「珍惜」、「愛惜」新娘了?男女當應獨立自主而互相愛護,而不是女的一方要男的讀一段凍死全世界的甚麼「愛老婆宣言」,更不應叫新郎的兄弟用腳進食,玩拔腳毛之類的荒謬而嘔心的遊戲,玩的核突,喜愛玩的變態,這種儀式以理性的標準審視之,只餘下落伍,荒謬,變態!

至於開門利是這「遊戲」,更是荒謬絕倫;小家庭根本沒有幾多個兄弟姊妹,為了完成遊戲就把朋友充數拉去當兄弟姊妹的角色,這點還勉強說得過去;不比以前,古代因為貧窮,嫁出一個女,於是娶的一方就要以物質去填補女方的「損失」,令未嫁得出,或者永遠都嫁唔出的「姊妹」,可以得其物質的接濟;今時今日男女的一群所謂「兄弟姊妹」,既沒有物質需要,也未必和雙方都有親密的關係,可是去到尾搞乜野呢?又係一個字--錢,靠女方刁難男方為樂,給了女方「難得的特權」,今日可以「隨意地去挑戰男權」,其實說到底,還是脫不開男女不平等的本質。

三批--人情
婚禮的本意是甚麼,是和親友分享快樂的喜悅;可是真心問問自己,有幾多次你去婚宴,是真的感受到快樂的喜悅?你的好朋友,很密切的親友,可能真的會,可是更多發生的,是作為無關痛癢只有幾面之緣不得不賞面的奇怪婚禮,你也迫住要去,而更重的一點,人可以不到,但禮不可以缺少,說到尾,仍然是講起就傷感情的一個字,錢。

以往婚宴要大吃大喝,是因為農村時代的人活在赤貧線,大多數人平日都冇肉食,餐餐都白飯加幾條菜(仲要唔係新鮮菜)來維生;吃肉以至吃飽,係喜事的專利,因此婚宴才必須大魚大肉,才對得住鄉親父老叔伯兄弟(留意,係唔需要對得住鄉親母老姨姑姊妹的);以往大家同住一個鎮或一條村,左鄰右里都是熟人,因此這是一種維繫社會連結的重要組成部份,透過這些喜事,加強社區的連結等;在於今日,流於表面的婚宴,唯一的作用就是把新郎新娘的感受宣之於口,透過感謝、流淚去盡孝,然後例牌菜少不了一些照片 Powerpoint 對比今昔新郎新娘的不同等等,本亦無傷大雅;聚餐的本質,理應作大家快快樂樂吃一頓就算,偏偏因為社會不良的風氣,把喜事變成鬥派頭鬥使錢的歪風,左翼青年批判消費的意義見得多,走去批判婚禮的浪費卻未有聞,這個傳統的禁區,實在碰不得,摸不得。

因為要食得豪,家庭聚餐變成滿漢全席,由在家吃一頓,升級到變成酒樓吃惜日皇帝都食唔到的奇珍;為了鬥豪鬥門面鬥派頭,於是酒樓都唔夠,要變成頂級的酒店先夠威,人生的意義是甚麼?原來就是為了一生人威一次,於是借信用卡卡數幾廿萬充豪又有,令親友非畀貴價人情不得又有,至親好友的喜帖變成了狂轟濫炸的紅色炸彈,反映著中國文化最醜陋的一面--小農劣根性。

結論:
上述三點,說明了一個大家不願提及也不願承認的真理--婚禮,由頭落尾都只係一個字--錢;當人生最大的大事,原來就是為了一場自欺欺人的爛騷,台上自己喜高采烈,台下則人人玩「艾瘋」甚至睇「乳貼」;最重要的是甚麼?畀禮金、畀人情、畀開門利是,付了錢之後,禮成!當然少不免的是最後一幕,新郎新娘在宴後找數畀錢酒店或酒樓,這種由頭落尾都只係得錢的婚禮,理應是一眾矢言「推翻資本主義」人士最痛恨的一場爛騷,偏偏繼續避過批判,成為香港人結婚幾乎必然的選擇,除了少數敢挑戰權威,選擇去外國結婚又不擺酒的男女才能免俗,這不是一個最可悲的現實嗎?儒家推崇孝道,然而原來盡孝的執行方式,只餘下用錢去堆砌收買之時,也難怪,一切皆可用錢買的這種價值觀,就是如此僭移默化的;既然親情可以用錢買,為甚麼選票不可以用錢買?既然人生大事都可以大吃一頓食翅食得好味就得了,那麼為投次票有蛇宴又有何出奇呢?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 由妖票到乞票 - 近期常有些政治人物,不斷「屌票」,即自己作為候選人,不但沒有用耐性去說服選民,反而走去怒罵自己的選民,這種作風當然不但無法爭取別人支持,反而罵走選民。 但另一個極端,就是認為自己那一票真的「非常寶貴」,認為有如一位萬眾觸目的美女,要多次追求,乞求其投票,以至開出大量動人吸引自己的承諾,或者作出利益交換,才會走...
    5 年前

最近文章

再次伸延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