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無中生有創作故事也常見,但荒謬得來最有趣的,就是有關「李氏力場」的傳說。
近幾年的颱風襲港,都採取一種「過門而不入」的神奇態度,又或者明明應該掛更高風球,可是不知為何天文台總是不掛,令人懷疑天文台為了商界利益而妄顧安全,怒火遂發在全港最大的老闆李嘉誠身上,李氏力場就這樣誕生了。

「最強三號風」颱風派比安於 2006 年 8 月 3 日下午5時30分,創下每小時68.7公里的香港風力指數(HKWI), 比起九號颱風杜鵑(2003年9月3日)的每小時67.6公里還高。
那些「商業至上」論者,請看看南亞海嘯,再看看汶川大地震,再想想香港的防災防震是否嚴重不足呢?一次意外足以致命,面對天災時寧可掛錯八號風球,也不應再發生類似派比安的事情,問題香港單線的腦袋之中,絕大部份都不會把最差的情況計算在內。
中華鱘死亡 國家當局質疑海洋公園考慮不周
2008-06-24 HKT 10:22
國家農業部漁業局綜合處表示,收到海洋公園的通知,知道國家送來的其中一條最小的中華鱘死亡,質疑海洋公園是否在處理上有考慮不足的地方,但認為現在不是責任誰屬的問題,而是希望海洋公園可以跟國家專家有充份溝通,避免同類事件再發生 。
國家農業部漁業局又表示,由於 5 條中華鱘,有象徵奧運五環的意義,因此內地會盡快再送一條到香港。

由迪士尼樂園、昂坪 360 的設計問題,副局長局長助理的問題,海隧塞車的問題,殺雞的問題,食物標籤的問題,全部可見的問題,都是思慮不周--早點提醒他們,就被說是「都未發生,點解要唱衰?」,事後才說,就被反問一句:「事後孔明,係人都識啦,講風涼話你就最叻!」基本上中國人係永遠不可以被批評,永遠都不接受他人的意見,永遠都死不悔改。
其他不期望膠港會變,只希望今次颱風,或今年拉尼娜的颱風年,不要再發生「李氏力場」的笑話。
(後記,李氏力場威力強勁,此文的 Googles 廣告立即變成了公益廣告,原因不明)
伸延閱讀:
2006 年回顧:維港以外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