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時:台灣保釣聯盟「全家福」號十六日前往釣魚台海域宣示主權,海巡署調派四艦五艇全程隨船維護,過程遭遇日艦監控,「全」號層層突破,於凌晨五點四十分深入○.四海里處,遭到日方小艇施放攔阻索干擾登島,保釣人士在安全顧慮下放棄登島,最後在船艇的護送下,繞行釣島一周宣示主權,隨即返航。
保釣人士前晚搭船赴釣魚台宣示主權,海巡署出動四艘巡防艦、五艘巡防艇全程保護,途中兩國艦艇短兵相接,險些擦撞,氣氛劍拔弩張,基隆海巡隊長黃漢松態度強硬廣播表明,釣魚台為我國海域後,艦隊挺進至距釣魚台○.四海里處。這是有史以來我國執法單位進到釣魚台島最近的距離。
台灣保釣聯盟「全家福」號十六日前往釣魚台海域繞行釣島一周宣示主權,隨即返航。海巡署艦艇過去視釣魚台十二海里水域為禁區,這次為保護全家福號卻主動出擊,甚至不惜與日艦碰撞,表現迥異於前,令保釣人士刮目相看,保釣行動聯盟執行長黃錫麟情緒激動說:「我愛海巡署!」
黃錫麟激動地說,海巡署艦艇有如「母雞帶小雞」般保護全家福號,只要日本「老鷹」出招干擾航行,海巡署艦艇就以船身抵擋,甚至不惜與日本巡視船擦撞,捍衛國民、領土之舉,令人動容。
中時:日方海空包抄 與我互嗆主權台灣保釣船昨首度在海巡署艦艇保護下,駛至距釣魚台海岸只有○.四海里處,日本艦艇、直昇機海、空防堵包圍,台、日艦艇短兵相接,險些發生碰撞,彼此互相廣播、噴水,雖然登島行動功敗垂成,但已寫下台灣保釣史上的新頁。
釣魚台是中華民國領土,請你們不要阻擋,」雖然只是海巡署艦長說出的短短幾個字,卻是台灣官方保釣第一聲,不少民眾在電視機前不禁紅了眼眶。 十五日晚間十點卅分,永和市民代表黃錫麟等十二名保釣人士著「日本人滾出釣魚台」字樣T恤,乘「全家福號」海釣船在百餘人歡呼聲中出海,開往釣魚台。全程隨行的本報攝影記者劉宗龍表示,出海十分鐘左右,我國海巡署兩艘巡防艇便在漁船兩側保護。
香港傳媒在報導日本撞沉台灣漁船一事,焦點不在於釣島的討論,亦不在於兩岸的表現分別,也不在於報導藍綠陣營的分別意見,卻只集中在兩個字:「軟弱」。
當評論界指出,所謂「軟弱」的官員,本屬阿扁的人馬;短短三日之內,行政院就「不排除」「不惜一戰」--在兩岸三地從來也聽不到的聲音,強硬到不少台灣人都大嚇一跳,可是香港傳媒就是繼續兩個字「軟弱」,然後報導甚麼「有人指」、「被批評」「先軟弱後強硬」--有人,誰人呢?被誰人批評呢?
獨派的日代表 許世楷落寞返台
許世楷是台獨大老,過去因是國民黨政權下的黑名單,而長期旅日,也因這段歷史淵源讓他與日本政壇核心人物結緣並保持長久的友好關係,連前首相安倍晉三日前都出席許世楷的送別會,在會上致詞時還提及,許世楷之所以能留在日本,是因為他的祖父、日本前首相岸信介沒有答應當時國民黨交換政治犯的交易。
台獨也有不同的派系,那是歷史因由造成的結果,親日等情意結是絕對可以理解與同情的,但客觀的事實就是,許世楷是親日派,而他是陳水扁委任的,因此馬上任不夠一個月,有這樣的反應有甚麼不對?香港傳媒對香港的官員,對大陸的官員,有沒有用過這樣的高標準呢?
一個總統事無大小就跳出來第一線發音,那是董建華的管治藝術,在外交事務上總統是否應該保留多少餘地?看看時機才決定當黑臉還是白臉?還是用個人的意識形態,事無大少都發表個人意見,而非置國家的利益於自己的意向之上呢?中國膠的邏輯混亂,真的令人嘆為觀止。

在香港傳媒的眼中,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嗎?為甚麼不見胡錦濤出來回應?為甚麼沒有香港傳媒敢說胡軟弱?為甚麼沒有香港傳媒敢質疑,解放軍為何不敢表態?香港傳媒係唔係認同台灣唔係中國的一部份,所以中國的領導人就冇需要表態呢?
這就是「契弟新聞中立」、「契弟新聞自主」--選擇性中立,選擇性雙重標準,令人作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