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及訂閱請按 Like

星期五, 8月 25, 2006

紅衛兵遺毒

何俊仁遇襲了,甚至出了院再遭受了恐嚇,大家都慨嘆香港何時變成如此恐怖的地方。

今次何俊仁遇襲動機太明顯,在中環鬧市麥當勞以木棍的一頓猛打,浴血和紗布的畫面,喚醒了大家的同情:「他真可憐」。
可是這同情可以維持多久呢?警方可以捉到幕後主腦嗎?還是最多只能抓到幾個替死鬼?當新聞價值不再,警方又遲遲未能捉賊歸案,大家很快就會把這件事忘記了,鄭經翰被斬,梁天偉遇襲,兇手仍逍遙法外,不是何俊仁遇襲,又有誰會再提起了?

「幸好」何俊仁只是被毒打,要是何俊仁是女人,被捉去毒打一輪再拍下色情光碟再放上網 BT,有如璩美鳳的情況一樣,你我他還不是繼續 BT 下載嗎?

雜誌可以偷拍女藝人更衣照,網絡可以發佈偷拍他人的錄像,網絡討論區更成為了私鬥的修羅場,隨意可發佈對他人不利不實的消息、剪接的圖片,而維園阿伯式的暴力恐嚇,更是無日無之。

一個人立身處世,只要經常「口吐人言」,對身邊不平則鳴,保證不久之後就會得罪一竿子的人,以及這一竿子人的姨媽姑姐三姑六婆叔伯兄弟。

中國人最愛「幫親不幫理」,在舊社會他們則只局限於科技落後,只能在背後東家長西家短的討論,今日他們卻可以任意在討論區或自設網頁胡亂散播謠言,甚至把閣下的玉照登上網頁,把閣下改到一分似人九分似鬼,這些言論、圖像暴力,又有誰可以抵抗?

至於擁有傳媒公器的人,更可以任意抹黑任何人 - 除了那些擁有更多錢,或擁有爛仔打手的人。

這些惡質行為對中國人最有殺傷力,因為在中國人的心中有無窮的「聖人情意結」,他們「律己以寬,待人以嚴」,只要求身邊每一個人都是「聖人」,於是攻訐這人的私德,甚至子虛烏有的「老作」無中生有,亦可以成功把他人鬥臭。

看看台灣民進黨如何鬥臭發動「倒扁」的前主席施明德,看看香港的民主派議員如何被某些傳媒抹黑得體無完膚,紅衛兵手段在中國社會永遠都有市場。

還記得某報紙派狗仔隊跟蹤法官嗎? 還記得某些報紙「謠傳」陳易希會考三分以及十分來迫他公開成績嗎?

法律改革委員會於二千年十月建議立法「纏擾法」,至今近六年立法仍遙遙無期,隨著網絡的更普及,這些惡行只會愈演愈烈,直到你我他都被網絡紅衛兵鬥死為止。

和女朋友分手?把她的玉照登上成人網站吧!
和朋友吵架?把他的照片以及私人資料在網上公開吧!

做人難,活在廿一世紀的香港,做人更加難...

p.s. 因為忙於寫某報九月號的一篇文章,所以這幾天沒有新稿,請見諒。另外,再謝謝各位的留言鼓勵。

星期日, 8月 20, 2006

愛國的陰魂 v 我是地球人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本投降,至今六十一年矣,日本的右翼份子日益猖獗,小泉純一郎更於正日參拜靖國神社,中韓朝新都表示不滿,希望日本人正視歷史云云。

對於日本人來說,又有多少人明白靖國神社背後的含意 - 供奉以東條英機為首的日本戰犯?別說右翼不斷淡化戰爭罪行的日本,香港人之中又有多少個數得出東條英機、永野修身、土肥原賢二、小磯國昭等日本甲級戰犯?這些甲級戰犯在亞洲各國的人民眼中罪大惡極,可是這些在日本人「愛國主義」的眼中,這些戰犯只是所謂因愛國而做錯事,人既已死承擔了責任,供奉他們的「愛國魂」,又豈犯得著他國「指指點點」呢?

愛因斯坦說過,民族主義是嬰兒病;一個新興的國家,經濟慢慢發展,但政府如果無法適時改革政治體制,一旦經濟出現放緩,內部的問題就會無法得到解決,執政者為保持政權而轉移人民視線,就把國內的問題推卸到少數民族,或者國外潛在或公認的敵人身上;這種轉移視線的方法,由德意志帝國、法西斯意大利、納粹德國、大日本帝國、近至海峽兩岸的政權,都屢見不鮮屢試不爽 - 鼓勵愛國主義,鼓勵人民放棄「自己的我」,去追求「國家的我」,把對「身邊問題」的憎恨,轉移到「國家問題」的憎恨,乃獨裁政權維持統治的不二法門。

民族主族本質就是強調自己的民族,既然有「我國」,就有「他國」-愛國是排他性的。世界資源有限,一國之得,就往往是他國之失,「我國」的成功成長,往往要建築在「他國」的失敗衰退上:一旦「我愛我國」的主義,和其他國家「他愛他國」的主義發生衝突之時,就會造成磨擦糾紛,當磨擦糾紛無法和平解決時,就會訴諸於戰爭手段,兩次世界大戰,就是因為這些「民族主義」、「愛國主義」而造成的:沒有法國大革命引起連鎖效應,沒有拿破崙的全民皆兵,沒有十九世紀歐洲的民族主義思潮,就不會有上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愛國終成害國,就是因為你我他的愛國,最終造成你我他的集體毀滅 - 愛國是無條件的,是不講理性的,是與生俱來的,是不可妥協的 - 最終就是因為無條件與生俱來的不可妥協,而造成敵我陣營雙方的集體毀滅。

經歷過兩次大戰幾千萬人的死亡,歐洲終於學會了愛國之害,歐盟的愛就是把歐洲置於國家之上,不在強調德、法、比、荷等國家,而是強調多元但統一的歐洲,一個多元多極不同的文化,卻互利互惠地合作,這才在廿一世紀所需要的愛 -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居於一個地球之上,我們是一個種族,我們是地球人!

或許有一日發現外星人之時,我們需要再調整一下,但在人類的腳步踏出地球之時,在觀看外太空拍攝的地球圖片之時,仍然心存把地球割成幾百塊的所謂疆土之念,所謂國家民族的觀念,把人類分為「你」、「我」、「他」而「選擇性地愛」的觀念,是我們愈活愈回去了,還是我們觀念停留在原始人的階段?當某些政黨還敢以「沒有國,哪有家?」作為口號支持廿三條,我們是否要反問一句:「沒有地球,哪有國家?」

要成為廿一世紀的人類,為了我們「偉大祖國」的未來著想,我們就要拒絕無條件的愛國 - 理性重要?抑或愛國重要?幫理?還是幫親?有幾多人能夠大義滅親?有幾多人能夠大義滅國?愛國的陰魂就有如儒家的遺毒,有如愛滋病一樣藏在中國文化 DNA 中,由今天起有人問起你愛國否,回答一句:「我是地球人」。

-----------------------------
後記:這篇文,本想在八月十五號那天寫,可是心情壞透了,停筆了好幾天。
我的創作原動力有一半來自每日一膠 - 膠港荒謬絕倫的新鮮事,另一半則來自各位的鼓勵 - 如果你看過小弟的文章,希望小弟繼續寫下去的話,希望各位可留下片言半語。

星期六, 8月 19, 2006

鋼琴泡沫

沈靖韜勇奪埃特林根國際青少年鋼琴比賽 15 歲以下組別冠軍!香港這幾年「鋼琴泡沫」好生興旺,先有李嘉齡、張緯晴,再出一個沈靖韜,加上祖國出品的李雲迪,以及移民美國的郎朗,古典音樂好似在香港愈來愈潮了!

最近找師傅調琴時,忍不住問了一句:「某名琴的銷路應該不錯吧?」可是師傅卻告訴我:「沒有呀!早兩年李雲迪最紅時,這隻最少幾十萬的名琴牌子的確銷路激增,不少有錢人買琴,可是他們都只當這 Steinway & sons 的鋼琴是傢俬,作為新居入伙的擺設人有我有而已!李雲迪熱潮退減後,銷路不但大不如前,連那些已賣出的鋼琴都丟在一旁,連一年三次的調音都不做,任由這些幾十萬的名琴在香港潮濕的天氣下「生鏽」。

和教琴為生的朋友吃飯談起:「你們最近一定多左好多學生,教都教唔切啦!」
朋友回應說:「學生是多了,可是真正學琴的人卻少了」。
我問:「何以見得?」
朋友:「比起五年前十年前,多了很多不願練琴的學生,他們個個都報了幾十樣興趣班,平日既沒有時間、亦沒有興趣練琴,每星期學琴時都只是即興亂彈,至於家長?呵呵!在家既不會督促子女練琴,接送子女時留多兩分鐘聽都懶,三頭兩個月就打來問我,可唔可以俾佢的子女跳級考試,幾時可以考八級云云,試過新收了個聲稱學了五年,卻連半級程度都沒有的學生,而家長竟要求我替他們報考英國皇家八級鋼琴考試呢!」

閒來再去 HMV 走走,以往自成一角的古典音樂部門,已經被縮減和爵士樂交在一起的一小角;幾年前尖沙嘴總行古典音樂佔了整整一層,而今只佔一小角,而且大半是「暢銷碟」,例如賣樣的 maksim、「扭甩腰」的女子十二樂坊,再加上李雲迪、郎朗等「中國的驕傲」,至於真正的世界級大師:荷洛維茲、魯賓斯坦、李赫特、阿格麗希等呢?角落還有幾隻囉!不要說遠,只去日本的 HMV 走走,為什麼差別這麼大?為何日本可以有有整層的古典音樂?佔日本唱片市場百分之三十五?為何香港在一眾鋼琴新星大量熱捧之時,所演奏的音樂卻在香港「瀕臨絕種」呢?

說到這裡,答案不說自明,這就是我們的社會 - 一個充斥著「偽知識份子」的社會,你認為傳媒為何力捧沈靖韜日日報導?有誰關心沈靖韜的音樂?大家所關心的:說穿了,就是如何在國際大賽得獎,如何可以成名上位而已 - 如果贏六合彩可以得到國際獎項,相信傳媒亦會樂於報導,因為這就是我們社會的質素。

星期五, 8月 18, 2006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美女班房

這幾年香港推動教育改革,什麼「目標為本課程」、母語教育、IT 校園、廢學能測驗、升中五改三、大學由四改三,再推動三改四、中學七改六,「拔尖」云云,改來改去,家長學生卻用腳投票,包括那些局長的子女,不是就讀國際學校,就一早送到外國升學,留在建制內的學生,則一窩蜂去補習,補習社愈開愈旺,「名師」豬籠入水,補習社競爭白熱化,為求突出拉客,廣告如雨後春筍,更愈來愈騎呢,社會各界表達聯注,「知識份子」痛心疾首,痛斥人心不古云云。

補習社不一定可以改善學生成積,部份如「史Sir」等教師更資歷名不符實,教署為此於幾年前收緊了對補習社的限制,例如對師資的規定,以及每個班房的人數上限等等;然而事實就是,幾大補習社繼續大開旺場,以前高薪從名校挖角,最近甚至連大學教授、執業律師也「下海」,補習社不比「葡撻」、「修身」那些短暫熱潮,可有教育界人士敢認真思索一下,為什麼?

有人認為補習社只是販賣「假希望」,以所謂「名師」吸引學生入讀,實際上對學生的幫助根本不大,既浪費金錢,更浪費溫書時間,對於部份無心向學的學生來講,這的確是事實;但為什麼補習社不但吸引了成積較差的學生,更吸引大量成績不錯的「名校」學生就讀呢?這是教育界及傳媒一直漠視的客觀現實!如果把那些在名校也「地下流通」的補習社筆記計算在內的話,這個現象更值得令人注意了:為什麼這些被認為「催谷」學生的名校,不是手持學校老師的筆記,而是那些補習社的筆記,甚至還要去補習呢?

因為補習社的筆記,比起日校老師「隨口嗡」更有系統更易學習!
因為補習社的名師,會備課以生動的比喻令學生更易明白!
因為補習社的操練,會貼近考試的形式去滿足「模範答案」的要求!對於一個求學等如求分數的社會及制度,高分數不是萬能,但低分數卻是萬萬都不能!香港不比德國人人可以讀大學,大學學位比率只有適齡學生的18%,不但在比起南韓、台灣、新加坡等低,比起其他世界經濟已發展地區來講,亦敬陪末座。

「求學不是求分數」就有如「打工不是為搵錢」一樣地虛偽,可是社會的「偽知識份子」總愛這調調兒,當家長每天只看癡男怨女的電視劇,閱讀八卦偷窺他人私癮的節目、雜誌、報紙,電視廣告的模特兒個個騷首弄姿,賣弄身體本錢,吹捧所謂偶像云云,作為子女的有幾多個可以避免「有樣學樣」?能走出社會家庭的影響
而向上提升?當社會可以接受買一本書,是為了封面女郎年輕貌美少布露肉時,為何不可以接受「美女班房」?

有怎樣質素的 demand,就有什麼質素的 supply !

八月十七日蘋果日報報導:「現代教育拍美女片招徠學生 - 教界網友狠批:教書定拍 AV?」
為何不去問問有某電視新聞報導員「報新聞定拍AV?」
為何不去問問 TVB :「教煮菜定係拍 AV?」、「選香港小姐定係香港 AV 小姐 ?」
為何不去問問 Cable:「睇 World Cup 定係係睇 World Cup Angels 的 D Cup?」

星期六, 8月 12, 2006

是誰「謀殺」了陳易希?

憑著發明「智能家居監察用的小型三輪機械車」,獲得「第55屆美國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物理學二等獎」的陳易希,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林肯實驗室特地把一顆編號為20780的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

陳易希因而獲科大破格取錄入讀電子工程學士課程,成為第一位直接升讀大學的中五畢業生,於是全港家長沸騰,一股「陳易希 - 望子成龍」熱,報紙雜誌電台紛紛力捧,一位就讀於屯門的「o靚仔」,忽然變成了明星,身邊充滿了阿諛奉承的讚美之詞,出版商立即見商機為這位「超新星」出書,據說在書展大賣。

無論陳易希如何早熟,在他十幾歲年青人簡單的世界觀中,可能從未想過,這些阿諛奉承的說話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是欣賞你的才華?讚美你的科學天份?對科學的熱愛而對你愛才若渴?還是因為閣下成功「上位」?為了你「天降下來的好運」而感到眼紅實則妒忌不已?陳易希,你在接受這些一個又一個傳媒的訪問時,在你出書光宗耀祖揚名立萬之前,你可有想過,同是這一些人,會在背後恥笑你:「哈!聽聞你會考得十分!」「哈哈!聽聞你英文唔合格!」「哈哈哈!乜你咁都可以直升大學?」「哈哈哈哈,今次你仲唔仆街?」

蘋果日報的李八方專欄,所謂專門報導小道消息,而永遠不求真相的欄位,用「謠傳四起陳易希會考得10 分?」大字標題,聲稱網上謠傳陳易希只得十分,英文唔合格,希望陳易希出來澄清云云;陳易希,你可有想過,今時今日為何你會陷於這個可悲又可哀的田地呢?

會考是否十分,干卿底事?李八方的記者會考又多少分呢?是否在專欄登出來公告天下呢?就算陳易希真的只得十分,是美國的麻省理工出了問題?還是香港至高無上的教署及考評局出了問題呢?是美國人、科大校長等人病了?還是香港的教育制度病了?還是我們傳媒這些見高就拜見低就踩的人都病了?

陳易希你可曾想過,這些讚美你的人,從來都不是在意你的能力或成就,只是為了你的「成功上位」而羨慕不已,他們對你的努力、才華、思想全無興趣,唯一的興趣就是如何可以「極速上位」,或以你「上位」的經過聊以自慰,幻想一下如果成功那個是自己,是多麼美妙的一件事啊!那些今天不斷宣傳你會考十分的一些人,都是自己人生充滿失意的可憐蟲,他們妒忌你的突然成功,感懷身世自己的懷才不遇,痛恨你的輕易成名,這一切一切,就是你的原罪;想成名的人可要再想清楚,要不你永遠踏在他們的背上踩過去,要不你跌了下來,呵呵,香港人會把你五馬分屍。

可憐的陳易希,悲哀的陳易希,想想是誰「謀殺」了陳易希。

星期四, 8月 10, 2006

六個十優與兩個小賊

今天蘋果日報的頭條,是皇仁的六個十優與兩個小賊。

同屆會考生,皇仁會產出六個十優生與兩個以哥羅芳及刀仔打劫中醫的會考學生,相信是電影編劇也不敢編寫的橋段,對皇仁的校譽、及該兩名愚不可及的學生而言,這可是比理想還要理想的結局,因為「十優生六壯士」令香港的記者有題材可以寫,不會一面倒的「唱衰」皇仁,而兩人獲輕判的機會,因社會「突如其來」的同情心,亦應提升了不少。

香港就是這樣跟紅頂白的地方,是與非往往不重要,重要是如何包裝,如何才可激起人們的關心與同情,君不見 911 事件猶如切膚之痛,中東戰火如雲、非洲種族清洗則無人過問。

為何皇仁又多產十優又出劫賊呢?這是香港報章不會問亦不敢問的,有些人想當然的說,那是因為學校催谷學生,只理叻學生,忽視資質較差學生云云,這是似是而非又沒有價值的理論,是香港報紙的最愛,於是連蘋果也刊登了。

真相是什麼?沒有人會關心,就有如明報所刊登的名校成積數據一樣,只有令人發笑的數字,卻永遠沒有真相,難道這就叫做客觀中立嗎?

看看下面明報今日所刊登的三組數字:
喇沙書院(九龍城):英文合格率98%;中文及格率96%;A級成績人數410人。
拔萃女書院(油尖旺):英文合格率100%;中文及格率90%以上;A級成績人數419人。
皇仁書院(灣仔):英文合格率99%;中文及格率96%;A級成績人數378人。

表面看來,喇沙的 A 數比皇仁多,但明報寧可告訴你沒有意義的「合格率」,卻不會告訴你,原來喇沙的中五有七班,皇仁有五班,女拔萃卻只有四班。

亦即,喇沙約比皇仁的考生多了八十人,比女拔萃就多了約一百二十人;固然這些數字不代表什麼,一間學校優劣難道只看 A 數來比較的嗎? 當然不!然而,刊登這些數字,卻不去解讀數字背後的含意,卻是更不負責任的表現,難道記者沒有想過,香港有很多「愛子女,負責任」的家長,是靠這些數字去決定子女的命運和將來的嗎?

或許記者是對的,有這樣的記者是因為有這樣的家長嘛!平均 A 數這概念實在太深了,愛持平中肯的家長是不會深究這些數字背後的意義的。再者,叫記者要逐間學校去計除數,編輯可不會付加班費呀!另外記者可能根本不知這些學校的學生數目不同呢?等一下,或者知道,卻會問你一句:「咁又點呀?有唔同咩?」

聽過一單這樣的故事:這間報館出一本中學大全之類的書,於是派記者傳真到各學校,要求各學校回覆資料,以及曾就讀該校的名人資料。

皇仁回覆的名人,只寫了三個字,就是「孫中山」。
問題就出在這裡,名人一欄要求填上該人的「現職」,據說那記者為此煩惱了好一陣子,如何幫孫中山填上「現職」呢?

學校名人:孫中山
現職: 國父???

學校名人:孫中山
現職:死屍???

學校名人:孫中山
現職:南京中山陵「睇場」???

就是有這樣的編輯記者,以及不會介意這種書刊質素的讀者,香港的傳媒才會這樣的「不求真相,只求過癮」,就有如前幾年科網股熱潮時,36.com 更攪了一個笑料百出的名校排行榜,只有排名沒有評審準則,卻引來廣泛報導,甚至有些眾所周知收生較差的學校,因突然得到了超高排名,在報章刊登廣告吸引收生。

甚至連大學也參與這個遊戲,例如港大中大科大商科,不同的刊物有不同的排名,於是大家都各取所需,不斷宣傳對自己有利的排名,而最有趣的是,居然有很多學生家長是靠這些沒有資料支持,沒有實質價值的排行榜,去選擇升學的前途,去決定人生目標和方向。

這個「偽知識份子」的社會,既要責怪別人的家長追捧名校,同時自己的子女不是送進名校就送到外國 - 既要貞節牌坊,又要作姦偷情,結果香港的教育制度既摧毀了名校,普及化的大鑊飯假大空亦幻滅了。

六個十優生與兩個小賊的真相就是,五改三的「收生組別」,令只能少量決定收生的學校,如作為官校的皇仁,學生的資質差距更大,十優生數目可以保持,但資質較差的學生多了,跟不上進度找不到自我價值無心向學的問題,愈來愈多。

教署如要拯救「官校之首」皇仁的校譽,除了廢除這些朝令夕改倒行逆施的教改, 如五改三的政策之外,就只有效法那些津貼學校 如女拔萃一樣轉為直資學校,以重獲中一收生的主動權,向教改 say no。

看看那些名校十優生父母是何許人也?不是商家就是專業人士,除了少數的過目不忘的天才,少數似蘇秦懸梁刺股的苦讀生,其他都是條件優勢的家長帶來絕對的優勢,這些學生八歲時的英文,已經好過今天的所謂大學生。

讓我告訴你真相:這些官僚名校老師的「質素」只會令學生更發奮去「自修」,或者去 X X 教育去補習,或最少手拿幾份 X X 天王的專業教材準備考試;名校的價值在於其課外活動,在於人際網絡關係,而絕非有什麼名師或什麼貼士,至於催谷學生?你認為做又三十六唔做又三十六的制度,除了準時收工走人的老師之外,還留得住什麼名師嗎?

至於貴族名校 - 對,你不會在貴族名校內找到不懂 Tw 發音,把 Twins 讀成「穿屎」的老師,可是這些名校生擁有的不止這些,他們會告訴你,「今個暑假我 uncle 叫我去佢律師樓幫手聽電話」「呢個 christmas 我 auntie 帶我地去瑞士滑雪,再登少女峰欣賞阿爾卑斯山」、「我同學係某局長個仔,佢帶我去馬會游水,去半島食 tea」、「我媽咪幫我安排左,明年去英國讀寄宿學校」- 對於暑假在麥當勞賺十幾蚊一個鐘幫補家用,參加祖國豪華三天團的學生來說,偽知識份子可敢告訴你:「想有一流語文基礎國際視野的教育? 換掉你的家長吧」。

鑿穿附會齊聳聽
真相幾何無人問

哀乎?

星期二, 8月 08, 2006

寸步不移 - 劉霸王的真意

指天篤地的劉霸王說:「就係要企o係度寸步不移,一條修訂都不能通過!!!
膠港每隔一輪總有「新左王」現世,但今次「賤聯無間道」劉霸王如此「獻勇」,實在始料不及。

劉江華是港同盟(民主黨前身)的無間道,91 年選舉失敗後退黨後,於 97 加入民建聯;03 七一後不敢打正民建聯旗號,改打其建立「公民力量」的旗幟仍敗選,但附庸「公民力量」仍保持「沙田王」的地位;劉江華雖自上年六月成為了賤黨副主席,這些年來都少有在政治性的議題「發音」,何以突然上身大發膠論呢?

由此君於數天前向記者「顯示」曾爵士要求開會的信件,到會上爆炸性的演出,「劉霸王」自然不是純粹為了「娛樂」大家,除了其喪心病狂不知所謂之外,「劉霸王」當然有其目的與動機,大家可要看得清楚一些。

劉霸王可以有今日的成積,靠的是軍閥似的地區勢力,以沙田「公民力量」的私家軍團,確保自己在黨的地位;然而以左派排資論輩的傳統,「年輕」的劉霸王既不是「根正苗紅」的出身,還是賣友求榮叛黨的「前民主派」,以這種資歷要在「老左」圈子「更上一層樓」,即使由今天起落力演出以一把臭口挑戰「孽瘤」、「老鼠成」、「孽國閹」等「先烈」,可能也要再等多十幾廿年才可以「上位」。

「志向遠大」的劉霸王眼前就有一個機會,可以讓他「更上一層樓」!是什麼機會?當然是向「新主子」曾爵士獻媚;曾爵士兩年任期原屬老董的任期快完,新一輪五年任期的「內閣」必會大清洗,老董的舊將即將要「執包袱」,沒有自己班底的曾爵士,既要設立「副局長」、「局長助理」去架空一些動不得的舊人,同時又要招攬「親疏有別」的「自己友」;由於民主派否決「政退方案」讓記恨的曾爵士碰了一鼻子灰,劉霸王這幾天的賣力演出必然令爵士留下深刻印象,萬幸爵士因此而看中劉霸王 - 以高官厚職或各樣好處授之,以劉霸王在賤黨獨特的身份,既可以堵塞「老左」源源不絕的請託要求,又可以達到分化「老左」,「盡收天下兵器」把這位只效忠於他自己 - 「賤聯無間道」暫時收歸旗下;劉霸王則可以搭上另一架「順風車」,以求其飛黃騰達之路矣。

劉霸王的「傾情演出」,「老左」啞子吃黃蓮,有苦自己知,膠港政治圈目前風起雲湧,幾個集團相互傾輒,好戲尚在後頭!就當是「野獸大觀園」好了,鬼節撞邪看到這些令人作嘔的鏡頭,就快快轉台,勿要為這些「人粉」而氣憤,實在划不來。

編者按:乎「人粉」者,比「人渣」更碎一層也。

星期日, 8月 06, 2006

卑鄙的無賴

截取通訊及監察條例草案通過了,一份十年法律真空,政府十年內認為沒有必要立法的法律,卻在八月八號保皇黨全力護航之下通過了;十年內,政府不斷認為沒有必要立法,不斷拒絕民主派議員立法的要求,卻在連輸三次官司之後,倉猝要求立法,定下八月八日的死線,再把民主派的修訂稱為「拖延」,聲稱一旦不能立法香港就會治安大亂,聲稱反對者要攪亂香港。

這樣的說詞,見諸於各大左報,顛倒是非黑白無視邏輯,無所不用其極,有如當年廿三條立法一樣,看看那些保皇黨那可憎的嘴臉,看看那自稱「不偏不倚」范徐麗泰那可惡的技倆,無視此不健全法律上無數的漏洞,無視將來官司不斷的困局,無視香港市民的自由受到威脅,這就是香港保皇黨議員真實的嘴臉,也是 2004 年香港市民只得百分之五十幾投票率種下的惡果 - 如果投票率高百分之十,民主派過半矣。

有這樣的人民,就有這樣的政府,今次惡法通過無息無聲,社會沒有反響者,惡法必定陸續有來,廿三條借屍還魂不遠矣;就有如漠視蘇格拉底被殺的雅典人,這樣的社會沒有將來。

星期六, 8月 05, 2006

葉劉說謊!希特拉非民主選出來!

有人認為葉劉淑儀聲稱支持 2012 年普選,就天真地認為葉劉變了,忽然支持民主了,看看她所舉的例子- 希特拉也是民主選出來的,就知道這一切只不過為爭取曝光的謊言。

香港人對歷史無知,傳媒人也對歷史無知,一個在德國或在全世界可以引起哄動的話題,在香港卻石沉大海,泛不起一絲漣漪,那些記者不是最喜歡問「學者」意見的嗎?難道香港的歷史學者都不願接受訪問嗎?還是...

算了吧,今天就談談希特拉是如何上台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之後,盟軍強迫德皇退位廢除帝制,建立共和政體,被稱為「威瑪共和國」。
然而,由於戰敗的條款苛刻,德國政府無力償還賠款,於是濫發鈔票,令德國馬克大規模貶值,最恐怖一九二三年,一美元可兌換數以兆計的德國馬克,價品的價格每分鐘就以倍數提升,德國人民的所有積蓄都在貶值浪潮中蒸發了。(對比起,一九八三年中英談判期間,港幣也不過由五個幾跌到九個幾而已,最終以七點八為聯繫匯率)。

經歷了多次成功失敗的政變,先天不良的威瑪共和本身已千瘡百孔,再加上歷史上規模最大對全世界影響最深遠的「大蕭條」於一九二九年爆發,美國的大蕭條令銀行回收所有資金,德國本已剛剛復蘇的經濟立即受到更致命的一擊,失業率高企,人民生活不如今天的第三世界國家。

希特拉上台的前夕,是一九三三年的德國,當時德國的總統是與登堡,一次大戰的著名元帥,年老的元帥生命已經無多,國內的黨派衝突,令一個又一個的總理無法得到國會支持而下台,跟據當時不健全的憲法,總統有權委任一個總理,而不是靠民主普選去選出一個總理,但得不到國會支持的總理,很快就會面對施政的困難,於是又要被迫解散國會重選,在此之前幾年,一年往往有三四次選舉,人民已對此感到很厭倦。

由於希特拉無法得到國會過半數的支持,於是宣佈解散國會重新選舉,為了得到國會半數,納粹黨無所不用其極,首先聯絡企業家,答應取締工會重建軍備,另一方面取締共產黨、社會民主黨以及天主教中央黨的集會,派衝鋒隊打手去搗亂其他黨派的集會,再派褐衫隊毆打天主教工會的領袖,競選期間有五十一名反納粹的人被謀殺,再以國家的機器下令警察開槍打一切反對希特拉的人。

然而這樣仍不足夠,一九三三年二月二十七日,希特拉的副手戈林派人策劃「國會縱火案」,假扮為共產黨人放火燒掉德國的國會大樓,就在第二天,希特拉使老糊塗的興登堡簽定了「防止共產黨危害國家的暴力行為預防措施」,去限制人民的個人自由,包括表達意見的自由,出版的自由,結社集會的自由,對郵件、電話、電報進行檢查;對搜查住宅發許可證,發出沒收及限制財產的命令。

希特拉以此條例合法地任意箝制及逮捕其反對者,而其捏造的共產黨威脅得到「公認」,成千上萬的德國中產及農民陷於恐懼之中,另外四千名共產黨員及社會民主黨及自由主義的領導遭到逮捕,包括一些有豁免權的國會議員,而根據法律,他們是不能被逮捕的。這是德國人民有數以來第一次受到政府支持下的納粹恐怖,滿車滿街的衝鋒隊員在各城市任意破門而入,進行「搜查」,反對派的報紙被停刊,集會不是被禁止就是被破壞,只有納粹黨及其盟友可以任意競選。

納粹黨掌握了全國政府的一切力量,財庫有大企業的經費,鋪天蓋地的納粹宣傳,納粹黨可以得呈嗎?一九三三年三月五日,德國人民在希特拉一生中最後一次民主選舉那天,用他們的選票說話了。盡管經歷種種恐怖和威脅,他們大多數人仍反對希特拉 - 納粹黨雖然以一千七百二十七萬七千一百八十票領先,比上次大選多了五百五十萬票,但仍只佔有全部選票的百分之四十四;希特拉仍然無法贏得半數,加了其盟友民族黨的選票,雖有了十六席的多數,但距離要達到希特拉的邪惡計劃所需要的三分二的多數,還相差很遠。

為了得到三分之二的多數,希特拉無所不用其極,包括拘留反對派,以條文字眼的騙術愚弄其他國會議員,以非法禁制的手段令反對派無法投票,最終通過一項把國家總統國會所有權力盡歸於希特拉的條文,最後以這樣的權力解散了所有反對派,於是納粹的獨裁政權就此建立 - 國會不再開會,興登堡不久後就逝世,希特拉以總理在兼任總統,自稱為元首 (Fuehrer),在同年的七月十四日,一項新法律規定:

「國家社會主義德意志工人黨是德國唯一的政黨。凡維持另一個政黨的組織機構或組織一個新政黨者,處以三年以下的徒刑,或六個月到三年的拘禁。」

這就是希特拉上台的經過,如果希特拉是民主選出來的,葉劉淑儀不妨跟我們說,毛澤東、金日成、薩達姆候賽因以至董建華,都是民主選出來的。

葉劉在「推銷廿三條」時說的是這樣的謊言,回來建智庫仍是同一個謊言,無知之徒則跟著這個謊言起舞,把假的說成真的,香港的傳媒真的無人懂得歷史嗎?沒有人敢問葉劉一句:「放火舞弊監禁反對派的選舉,是民主選舉嗎?這就是你所相信的民主成熟條件嗎?這就是香港 2012 年可以普選的前提嗎?」

星期五, 8月 04, 2006

維港以外不是人

天文台對八號風球的定義: 維多利亞港內現正或預料會有烈風或暴風從信號所示方向吹襲,持續風力達每小時63至117公里,陣風更可能超過每小時180公里。

以此標準來算,由 1990 至 2006 年,除了 1999 年的十號風約克之外,所有八號或以上風球都不符合這個標準。 (約克在最高峰時也只不過是 65公里而已,剛好達標)

香港是否應該分區掛風球呢?還是維港地區外的市民不算是人?
八月三號五時左右,派比安的平均風力比起 03 年掛直襲香港的颱風杜鵑掛九號風球時更高。

天文台覺今是而昨非乎?

此外,以天文台的標準,無論陣風有幾強,只要平均不夠強,就不會掛更高風球。

那麼,人命傷亡,是否以平均來衡量呢又?一陣超強烈風足以令人死傷?還是要連續一小時的風力夠強才足以令人死傷呢?

不如運輸署考慮修改車速限制,市區平均車速超過每小時 50 公里才抄牌吧!政府應以同樣標準,不介意閣下車輛短暫時間車速超近 200km/hr 的!只要平均才 25km/hr 都不夠,限速一半都沒有嘛...

下次被風吹起,記得和颱風講數,「為何你的風力不平均呢?」

政府要保皇黨如期通過「秘密監察條例」也不用這樣以香港人的性命作賭注,拒發八號風球吧?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轉自熱帶氣旋追擊站資料:

派比安下午時份再度出現短暫偏北移動的路徑,風暴眼牆附近的強烈雨帶一度影響本港;東南風加上大雨,本港境內多處地區錄得近年來破紀錄的風力。

在下午5時30分,反映香港風力的香港風力指數(HKWI)錄得為每小時68.7公里,打破2003年9月3日由颱風杜鵑所創下的每小時67.6公里紀錄。當時杜鵑直襲本港,香港需要發出九號烈風或暴風增強信號。

直接比較兩個熱帶氣旋襲港時各區最高平均風速,京士柏、黃竹坑、赤立角、長洲、西貢及青衣等氣象站,派比安均錄得比杜鵑時高5至15公里不等的風力。其中市區的京士柏及黃竹坑都曾經錄得烈風風力。

位處較高位置的昂平氣象站,一度錄得達每小時170公里的平均風力,而陣風更達每小時217公里。另外亦有風友報告在紅磡碼頭錄得時速142公里的陣風。

派比安今日為本港廣泛地區帶來超過70mm的雨量。

---------------------------------------
天文台以往風球數據:

年份/熱帶氣旋 市區平均 市區陣風 空地平均 空地陣風 風力指數
1999/森姆 38.8km/h 105.3km/h 75.8km/h 127.8km/h 66.8
2001/尤特 37.4km/h 88.4km/h 69.6km/h 113.6km/h 62.7
1995/斯寶 34.0km/h 97.0km/h 73.0km/h 118.0km/h 61.9
1995/海倫 34.0km/h 92.0km/h 71.0km/h 116.0km/h 60.9
1996/莎莉 36.0km/h 102.0km/h 58.0km/h 108.0km/h 56.0
1995/肯特 26.0km/h 73.0km/h 55.0km/h 97.0km/h 45.9
2001/玉兔 27.0km/h 72.4km/h 46.8km/h 87.6km/h 42.6
1999/錦雯 26.3km/h 70.0km/h 46.8km/h 88.0km/h 42.1
1999/利奧 22.3km/h 60.5km/h 38.6km/h 65.2km/h 35.3

星期三, 8月 02, 2006

維多利亞的淪陷

曾幾何時,維多利亞公園乃香港進步的象徵,二次大戰日本三年零八個月的統治,令香港大量建築文物毀之一炬,昔日的維多利亞城(即今日的中環),已變成一片頹垣敗瓦;中國的赤化,令大量移民湧入,港島舊區已不敷應用,填海工程遂一直沿著港島的北海岸伸延。

由於戰前的銅鑼灣運動場,於 1950 年已經改建成學校校舍,政府就於皇仁對開的海旁,填海建成了以維多利亞女皇命名的公園。自 1957 年開幕起,維多利亞公園就成為了香港的新地標,和倫敦的海德公園風格非常神似:林蔭的道路,寬敞的空間,翠綠的草地,幽雅的人造山林......

公園正門的維多利亞女皇的銅像,這個大英日不落帝國的象徵,靜靜地見證著時代的變遷,保釣運動、抗殖運動、城市論壇、六四集會以至七一大遊行,同一片草地上,曾見證過幾多社運熱血?曾見證過幾許無奈嘆息?在寂靜無人的夜裡,漫步在這片草地上,遙望著天邊的星星,維園仍是香港市區不可取代的聖地 - 就在這熱鬧的銅鑼灣旁,我們仍可保留一片綠洲,去躲避俗世的煩囂,去思考人生的幾何。

聖地日漸老去了,假日大量外傭席地而座喧嘩吵鬧,考慮到她們的可憐無奈,我們可以理解;維園阿伯的追打吵鬧,雖然無法和海德公園的演講者之角比較,但不失為一個城市的特色;夜童的滑板大戰,貓兒的大量繁殖,這都是使用者的約定俗成,是社會變遷的產物,是城市文化的轉變,是時空的交替.....

就在今晚九時的維多利亞 -「以下係東區警署的呼籲,請遊人小心保管自己的財物,提防扒手,隨時提高警覺」以福建話、廣東話、普通話、英語四語無間斷連續廣播,全維園的廣播揚聲系統打破了晚霞的寂靜,而每段廣播的間隔不會超過五秒鐘 - 當飯後的一對對的情侶,在青綠色的園林漫步時,源源不絕地收到警方的偉大呼籲!

香港的聖地淪陷了!就有如蘇軍坦克駛進焚毀的柏林,越共開進的醉生夢死的西貢,不斷向敵對殘存士兵以多種語言招降的廣播車一樣,每一秒都在挑戰聽者的神經,每一秒都在打擊對象的士氣;論煮鶴焚琴者,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對我來說,這一幕比起那天殺的「行為藝術家」以紅油倒向女皇像,更為驚嚇。1996 年 9 月 17 日,我就在女皇像旁踢足球,親眼看見了那紅色的女皇像 - 似在訴說:「看!看我那悲慘的命運,這就是你們將來的寫照。」

星期二, 8月 01, 2006

聖人情意結

今日的華人不論如何西化,總有一種情意結,就是聖人情意結。
聖人,顧名思義是一個完美的人,無論學識修養以及人格,樣樣都完美無瑕。

華人的聖人情意結,就是期望「聖人出世」,突然出現一個完美的人物出現,拯救萬民於水深火熱,無私無欲無求,無限付出不望回報,而且不惜一切不計代價,為萬民謀福祉。

「聖人情意結」患者,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相信在重要關頭,聖人將會出世,完美的聖人擁有完美的學歷、履歷以及智慧甚至外表,於是聖人的說話、聖人的聲音成為了神喻,聖人所作的一切,都是對的,即使他不懂的事。

第二類人則不相信世間有聖人,因為今日發達的傳媒,先進的科技,令貌似「聖人」的人選,曝露於鎂光燈面前,以往難以知道的秘聞,抑或最簡單的七情六慾,通通擺在於普羅大眾眼前,就算不是有心無心的醜化,也失去了神秘感,變得沒有那麼神聖了;然而骨子裡,這些人雖然不相信有聖人,可是卻認為很多事情非聖人不可,如果沒有聖人,他們寧可不選,因為他們只選肯聖人,而際遇令他們知道世上沒有聖人。

一句「選賢任能」,道出了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思想,他們不明白,民主制度設立的目的,是一個「換人造造看」的機制,目的是「兩害取其輕」,而未必會選到一個最好的人,更不是製造聖人的靈丹妙藥。

九七年的香港,出了一個低調勤奮誠懇的慈祥聖人,這位聖人和那些「政客」不同,在市民面前是「白紙一張」,完全符合社會對聖人的幻想與渴求。因此他的民望於幾年內高居不下,即使面對臨立會、人大釋法、殺市政局等爭議性的問題,香港的大多數人都認為他是君子,是真心為香港,他的名字叫做董建華。直至 2003 年廿三條立法,全港絕大部份傳媒,包括那份「最有公信力」的「知識份子」報章,都堅決支持這位聖人的政府,直至七一大遊行的五十萬一百萬群眾,嚇到那批搖旗吶喊的投機份子眾叛親離,三句早晨令聖人泡沫完全幻滅。

二千年的台灣,出了一個諾貝爾得獎主李遠哲博士,在總統大選最後關頭提出「向上提昇,向下沈淪」論,宣佈支持陳水扁,認為陳水扁是清流,會帶領台灣「向上提昇」,諾貝爾的學者聖人光環,令陳水扁的支持率升了百分之五,而那關鍵的「中間票」令陳水扁贏得總統大選。結果呢?扁政府一件又一件的弊案,把「雙聖人神話」完全摧毀,台灣的有心人登報紙「尋找李遠哲」,好一輪後李遠哲才發表了一些不痛不癢的「聲明」,表示對目前的政局失望云云;靠著「聖人光環」對人民作出呼籲的李遠哲,卻完全沒有古人「一死以謝天下」的承擔 - 他和董建華的選擇一樣,認為「留低更需要勇氣」,仍在扁政府內擔當要職。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莊子外篇 -胠篋第十

聖人雖然一個又一個的幻滅,可是「已設定」的程式卻永遠不變,今時今日的聖人情意結,可能比男人的處女情意結更嚴重。偉大中國人的基因內,仍然寫滿對聖人的渴望與追求,例如一個仍有無數 fans 的毛澤東,一個開放改革的偉大船舵手鄧小平,一個個華人傑出成就人士甲乙丙丁等...還有還有......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 由妖票到乞票 - 近期常有些政治人物,不斷「屌票」,即自己作為候選人,不但沒有用耐性去說服選民,反而走去怒罵自己的選民,這種作風當然不但無法爭取別人支持,反而罵走選民。 但另一個極端,就是認為自己那一票真的「非常寶貴」,認為有如一位萬眾觸目的美女,要多次追求,乞求其投票,以至開出大量動人吸引自己的承諾,或者作出利益交換,才會走...
    5 年前

最近文章

再次伸延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