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及訂閱請按 Like

星期二, 12月 07, 2010

論名校

一篇《名校教了我什麼——女校生的反思》的文章,引來年輕一代很大迴響,網上紛紛見到留言討論;有出言嘲弄的,有憤憤不平的,有人有感而發,有人學術討論,朋友勸林忌寫一篇,一開始不大願意--寫自己的情感,不符每日一膠的作風;寫甚麼名校故事,身世唔夠草根的我,已經常被人笑是「極右」,甚至說是甚麼好似「一些較有良心的資產階級對窮人的憐憫」云云,我唔認同,卻很無奈。

無論喜不喜歡「世代論」,香港這十幾廿年的變化,令昔日的世界已變得模糊;米字旗變成了五星旗,大學三改四,高中四改三,由十優、拔尖到直資,不下筆,這個逝去的年代就會從此消失,想了良久,決定下筆,原因不是為了抒發情感,而是留下一個歷史記載。

題一:名校有甚麼了不起?
林忌曰:名校之所以「了不起」,一為傳統文化、二為友輩影響、三為人脈關係、四為各類(師資、物資)資源、五為課外活動等比賽際遇;上述每一種因素,都絕對不能保證名校生會成功,但缺少這些因素,特別在今日這個社會階梯流動機會愈少的香港,卻容易變成「輸於起跑線上」。

題二:名校生有甚麼特別?
不少研究顯示,青春期--即是初中、高中的成長,的確會有莫大的影響;一個秘而不宣的事實,就是社會上有個「名校圈」文化,名校由於長期競爭,或長期由類似相近「較富貴」人士子女就讀,由於「物以類聚」,部份名校生甚至能夠分辨到,每間名校之間的氣質分野,往往知道了某人的當年是哪一間名校的時候,就會產生「哦!唔怪得咁熟口面啦」的了解與共嗚。

題三:名校的老師特別好嗎?
這種所謂「名校氣質」,常常有一種誤解以為是和「師資」有直接關係,是因為有好老師,才產生有好學生嗎?很多名校生會不同意;的確,有些好老師令人一生難忘,但名校的「傳承」,主要來自上述所說到的「文化傳統」以及「友輩影響」,因為師兄師弟、師姊師妹都較傾向某種因素,或校方鼓勵往某一種因素發展,因此同時期成長的學生,就會有一些共同的特質,而這種特質,就是我們常說的「名校生氣質」的來由,極端點,某些名校的老師教得不好,學生卻反而學會了自學與獨立,這是特例。

題四:名校對學生很嚴格嗎?
這是一種天大的誤解,以一眾名女校的標準來說,的確比較乖;但以一堆最著名的名男校來說呢,往往卻是最自由的。在港英最後的十幾廿年間,一些著名的男校有如「冇王管」,學生常上堂發夢,甚至自由走堂;一些出現在「逃學威龍」的情節,卻會在現實發生。今日常見到一些地區名校學生投訴的「多功課」、「多測驗」、「多考試」的情形,不但在名男校罕見,名女校間亦少見;至於對校服、校規、記過、缺點等等的處罰,則由於「中國人意識」在回歸後才變得常見;一些較自由的名校生,從不知道缺點、記過是何物,在課室掟爛檯椅,甚至踢爛玻璃等等,都是等閒常事,從沒有聽過甚麼記過、缺點的,這是典型的「自由經濟」--監管愈少,反而表現愈好。

題五:名校生很努力讀書嗎?
努力讀書的一群不是沒有,但通常成績最好的一群,卻是不甚讀書的;生而不公,有些人就是擁有一些令人羨慕的天才,最簡單莫如擁有視像記憶的,臨考前把書看一遍,就可以在試場內倒背如流的人實在不少;近年一句「潮語」,叫做「高分低能」,其實往往就是指這一類人,即使沒有思考,也沒有甚麼特別技能,但天生就是會背書,配合補習名師的標準答案,輕而易舉就可以令根據標準答案改卷的人,給予高分成績;的確擁有這種能力的人不太多,但卻佔了高分人士的一大部份。

題六:名校價值是「識時務」嗎?

視乎不同名校的風氣而定;有些校方比較「家長式」,有些到今天都沒有學生會,好處是開明專制的校方無微不至的照顧,如搞音樂會都提供酒店住宿,營養午餐、小吃等;這種「家長式」的校方,當然不會太抗拒「家長式」的特區政府;有些名校的傳統卻是反權威,學生常喜歡有破壞、冇建設的搞搞震,學生的質素自然較良莠不齊,但能從中得益的,卻反而成長得更加茁壯。

題七:名校的「課外活動」是甚麼?
每間名校重視的都不同,有些重視田徑體育游泳音樂等,凡比賽則集體放假,全班都移師去為同學加油捧場,這種對課堂外活動的重視與自由,培養出一批又一批有這些專長的學生;有些名校卻重視關注社會,例如凡有突發大事件,如當年的六四、波斯灣戰爭、南斯拉夫內戰、九一一等等,學校會開放電視設施直播,讓有興趣的學生互相討論學習等等;很不幸的,那位蘆葦不是成長於後者這類名校,因此才寫了那篇《名校教了我什麼》的文章吧。

另一方面,一般人到大學才有機會參與的課外活動,名校生往往提早在中學時期已經參與、經歷過,因此反而大學專心讀書而拒絕上莊。

題八:名校生是可有典型?
一些「貴族名校」家境真的較富貴,可是其學生就不一定有甚麼特長之處,因此變成了鬥有錢、鬥名牌的場所,外人看起來卻非常豔羨,男的總是高大英俊,女的總是貌美如花?原因就是「人靠衣裝」的分別;某名女校自初中就教導學生要化妝返學,某名校有專人指導學生禮儀,加上高級質料的專人設計校服,加上自細教導流露出來的自信,又豈不自信過人?早在十幾年前,一些專業界別的家長,細細個就已經教導小朋友如何觀察他人眉頭眼額,從鏡子中學習流露不同的表情,還有如何在適當的時候說適當的話等等,這些「貴族教學」,當然會形成同輩的「貴族學校」了。

至於「精英雲集」,當然會帶來一些優勢--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有些人天生就擁有一些特殊的技能,有人跑得快,有人跳得高,有人出口成文,有人可以心算快過計數機,有人聽一次某份曲譜就可以倒背出來,現實是有天才的,問題是你遇不遇得上而已;和不同的天才一起成長,眼界視野當然會有所不同,乎知己,亦知彼也。

題九:名校會沒落嗎?

人有三衰六旺,地有三元九運;不同時間,自然有不同的人,影響不同的際遇與成就;表面上,回歸前是英文的世界,可是留學的是少數,甚至是留學生之中,說得一口冇中文口音英文的都係少數;回歸以來,鬥英文卻比以往更瘋狂了;大量有錢人家與高官子女,都讀國際學校,留洋前往英美,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學費換來英、美著名大學文憑回港的人愈來愈多,以往即使在回歸前的移民潮期間,每級離港的只有幾個人,近年一些直資名校的中六、七班別,往往走了一半學生,名校變為「過渡」,名校文化固然會因而衰亡了;可是名校不是因為制度變得更平等而亡,卻是因為制度變得更不平等而亡,近年一些專業界別的好工,除了看閣下的成績之外,更留意閣下的門第、出身、家世,你爸是李剛嗎?你爸的朋友是李剛嗎?最起碼,你爸當年的同學是李剛嗎?這就是現實世界的一個橫切面,讓大家了解一二。

伸延閱讀:
蘆葦:名校教了我什麼——女校生的反思
庫斯克的床:關於名校... (傳統男校回憶)
葉一知:名校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 由妖票到乞票 - 近期常有些政治人物,不斷「屌票」,即自己作為候選人,不但沒有用耐性去說服選民,反而走去怒罵自己的選民,這種作風當然不但無法爭取別人支持,反而罵走選民。 但另一個極端,就是認為自己那一票真的「非常寶貴」,認為有如一位萬眾觸目的美女,要多次追求,乞求其投票,以至開出大量動人吸引自己的承諾,或者作出利益交換,才會走...
    5 年前

最近文章

再次伸延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