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及訂閱請按 Like

星期一, 3月 16, 2009

港男港女之港媽篇

港女與港男已經成為了熱門話題,連 TVB 的星期日檔案都忍不住拿來作題材,誠然引起廣泛討論與收視,但到喉唔到肺,只能探討表面問題,卻令人失望而回。

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中國人那種差不多先生的態度--男女的問題,又豈是甚麼溝通的問題?網上討論了幾年,有甚麼不能溝,又有甚麼不能通呢?如果說一對情侶之間出現了問題,「溝通」還勉強解得通,一眾毒男與毒女出現「結構性」問題,又豈是「媾媾」與「通通」可以解決得了?談了半天,只是「搜集」騎呢奇怪例子,被人感到以偏概全,這一點是非常失敗的。

當然,明白到製作此節目的最大困難,在於搵人上鏡--肯上鏡的,又未必適合;談港女的一輯,還有點意義,但去到談港男的一輯,就找不到問題的重點了,例如說港男愛漫畫是毒,那麼師奶愛看 TVB 是甚麼?難怪 TVB 的節目注定失敗,因為討論這點,就必定政治不正確也。

港女與港男,根本兩者都有問題;就和世界各地不同地方有不同問題一樣,就是本地社會、文化、教育、家庭引伸以來的問題,當然香港的社會病態比較嚴重,因此男女問題也比較嚴重而已,抽離了大環境,只試圖以個別例子去說明,就必定失真與以偏概全;作為時事節目,而非一般軟性節目,星期日檔案棄大環境以不討論,淪為討論區式「一般性討論」,當然甚麼有深度的結論都達不到,這是製作人員視野界限的問題。

港女成長的大環境
就由大環境的討論開始,「港女」之所以成為港女,就是因為香港的文化病了;早幾十年以來,香港一直被批評為「拜金主義」的社會,這也和女性本身追求社會安全感有密切的關係,但問題在回歸後經濟一沉不起,青少年世代沒有晉升的階梯,結婚生子處處用到都是錢,但又有幾多人供得起一層樓?就算供得起,想追求其他社會--即使如台灣、南韓、新加坡的居住質素,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有如癡人說夢;香港人表面風光,人工高過很多地區,但人工高卻不及物價高,再多的錢,都換不到人家的生活質素,別說要和歐洲國家比,就算連其他三小龍都比不過;由家長到下一代,人人的價值觀都被嚴重扭曲--但求生活好,嫁個二世祖!不是說那些姓李的下一代敗家,而是只要有一個五星級的爸,有錢的確係大哂,這就是我們的社會價值觀--試試陳冠希住公屋,你又信唔信有咁多女星投懷送抱呢?

港媽故事
每一個港女背後,都有一個港媽;問題港媽係 TVB 的米飯班主,因此節目又點會討論到港媽的責任?身邊聽過無數個「港媽」的故事--廿一世紀嫁女,忽然又由男女平等,變成要禮金;為甚麼冇錢都要擺酒呢?為甚麼漢人要著旗袍呢?原因就係只有搞呢 d 所謂的傳統,有得收利是,有得收禮金,試試如果係印度式的傳統--倒轉係嫁女要送嫁妝,你估港女同港媽會唔會大義凜義咁做傳統的維護者?
 
連一些「並非港女」的女性到要談婚論嫁,才發現原來自己阿媽,就係一個這樣的港媽--嫁女似賣女,要收到足夠的禮金、要買樓、要有層樓才准許個女出嫁,否則就大責「不孝」;「好一點」的,即使唔著重錢,卻強迫新婚夫婦無論咩環境,無論樓價抵唔抵買,都要迫後生仔女供樓!今日係廿一世紀,而唔係九十年代的樓價暴升期,早幾年樓市有少少好轉,身邊朋友的港媽老母,就勒令必須買樓才准結婚,為甚麼結婚就一定要買樓?香港冇美國的次按問題,就簡直係奇蹟中的奇蹟--因為唔論你供唔供得起,唔論你咩環境,要組織家庭,這些中國老母就要用傳統家長的特權,去迫下一代買樓--結果買完就大跌市,變哂做負資產,盲目程度仲嚴重過迷信匯豐,供樓呀老母!供廿年係一世人最重要的決定,咁都要控制?

有這樣的老母,於是教出這樣的女兒--男人的錢、資產、統統都要綁死;識窮的男朋友?勉強可以;結婚?就一定要「有前途、有穩定(供得起樓、女性可以做全職指揮賓妹的主婦)之工作」,你話呢個時勢,又有幾多人做得到?

外傭世代
講起全職指揮賓妹,就不要忘記今日的港女正正係外傭養大的下一代;煮飯與家務對她們來說,都是賓妹的工作,當年港媽要出外打工,因此把下一代交由外傭照顧,不知怎的,當港媽唔使再做之後,連港女都長大了,可是卻少不了外傭;中餐既難學難精,比起外國超市乜都有方便的東西,香港就百無;例如外國連剥左皮的蝦都隨便有得賣,香港卻仍然是乜都講求細功夫與勞力的年代,咁高要求,港女又有幾多人做得到?外國的西餐煮食節目,最著重就係方便,我地的煮食節目,最著重的係新奇與好味,一句講哂,香港,勝在有賓妹。

就是價值觀出了問題--當港媽眼中,「有前途」就代表「有錢途」的時候,你期待佢地教出來的女兒,有幾多個會有理想有抱負?男仔生性反叛,港媽管唔到亦冇符,和阿媽關係密切的女兒,潛移默化的結果就係製造了大量橫行的港女;為甚麼由十歲到七十歲都係買同一款手袋?原因就係港媽的教育好成功囉!與港媽一齊晚晚睇 TVB 追劇集,與港媽一齊行街買衫 shopping 買 LV,所以說,沒有港媽,哪有港女?中國膠的傳統智慧--又有邊樣係為理想?除了權力、金錢與欲望,你幾時聽過港媽追求「真善美」,教育女兒要追求「人生的意義」?有,當然有,一百個有冇一個?果一個,就係已經結左婚,或者被人一早追求左,打算結婚果個囉!呢點港男亦都相同,一百個阿爸,又有幾多個唔係用金錢、社會地位去衡量自己兒子的成就?當阿爸阿媽講到尾,都係想仔女好--就代表要努力讀書搵多些錢,努力工作搵多些錢,努力投資搵多些錢,努力呼吸都要搵多些錢的時候,咁除左錢,港女與港男,又剩下了甚麼?

對好多家長來說,孝順,就係畀錢畀家長使;女婿孝順,就係畀錢畀外母外父使,當然,佢地當年都畀左好多畀上一代的家長,但問題係佢地成長於香港經濟的飛躍期,冇讀書都隨時搵幾萬蚊一個月,一層樓只需要幾十萬,經濟日日成長,傳統智慧教你買樓買匯豐,一買就升,一買就發,卻冇諗過今日係咩年代,自己的仔女活在一個怎樣的社會?個個都期望自己仔女係專業人士,收入穩定,搵份所謂的「正職」--其實唔係三師,都唔算係「正」,除左做公務員,今日的香港又有邊份工作係肯定「穩定」呢?港女與港男最被忽視的一章,就係回到所謂「四代香港人」的問題,當家長對子女有不切實際期望的結果,就係製造無數下一代悲劇之時,偏偏真正出問題的部份,卻是挑戰「中國人情感」的問題,試試質疑家長話要旅行結婚,又有幾多個會「批准」咁幸運呢?

一邊一集,下集講港男

伸延閱讀:
港男港女之上進篇(第二集)
港男港女之港媽篇(第一集)
毒男與毒女(二)
毒男與毒女(一)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 由妖票到乞票 - 近期常有些政治人物,不斷「屌票」,即自己作為候選人,不但沒有用耐性去說服選民,反而走去怒罵自己的選民,這種作風當然不但無法爭取別人支持,反而罵走選民。 但另一個極端,就是認為自己那一票真的「非常寶貴」,認為有如一位萬眾觸目的美女,要多次追求,乞求其投票,以至開出大量動人吸引自己的承諾,或者作出利益交換,才會走...
    5 年前

最近文章

再次伸延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