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及訂閱請按 Like

星期六, 4月 21, 2007

中國文化的理性與感性

這是一個很沉重的題目,本不打算在這兒談;可是有些讀者對我常把各問題算到「中國文化」的頭上來,很不以為然,令我感到不得不作出某些澄清與解說。

文化本身就是一樣虛無縹緲的東西,既不能如黃仁宇教授所指的「數字上計算」,亦不能好像物理學等以科學的實際去驗證,要深入研究其問題,本身就有先天的困難。

黃仁宇在有關「大歷史」的著作之中,提出了微觀與宏觀研究的問題;其實兩者之間的分別,綜合前人的看法,再加上愚見認為,前者著重分析,即今日大多數「學科」所需求的知識,主要倚靠是左腦的功能;後者則著重綜合,即需求創造力、幻想力的範疇,主要倚靠右腦的功能。

寫文章亦如是觀,報紙可見的文章,多可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左腦分析性的文章,著重邏輯推理、分析研究,以慎密的理論,一步步的推論,把理論的過程與結果,傳授予讀者;第二種是右腦創造性的文章,著重感性的抒發,情感的宣洩,以至創造一種感覺,把作者內心的意境,傳送給讀者;簡單而言,就是「意在言外」。

「理論式」的文章,著重把問題拆散分析,好處是條理分明,邏輯緊湊,是科學研究的不二法門;但壞處是篇幅要求較高,因道理往往非三言兩語說得清,而冗長篇幅變成沉悶,往往會令人卻步。

「感性式」的文章,著重把分散的碎片「綜合」,好處是短小精悍,只需要寥寥數語,卻啟發了讀者的想像,把一些問題的精神,透過誇張或感性的手法,傳達給讀者。壞處是偏之一隅不夠全面,往往引人誤入歧途。

前者的文章,需要最少過千字的篇幅,配合資料的搜集、引證、對課題再加以研究,以林忌目前每天的工作量而言,再加上休息與陪家人的時間,如要以這種文風去「每日一膠」,「非不為也,實不能矣」。

但讀者表達了希望保持每日更新的要求,所以林忌「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就把理論分析的部份抽起,對一些突發的時事,純以感性的角度評論,小弟名之「林忌短評」,目的就是和其他篇幅比較長,理論性比較慎密的文章以茲識別;由於這些短評只是林某人一家之言,以有限的文字表達意見,理據方面自然會比較缺乏,意見自然傾向主觀多於客觀;有讀者感到這些文章「理據不足」,亦實屬自然;林忌本身對「純感性」、或「較感性」的文章,一向都有些保留;然而部份讀者,卻來函對這些短評大加讚好大力支持,認為林忌這些「短文」,往往比起經左腦過濾與分析的文章,更為明快與過癮;我明白不同讀者有不同需求,而小弟恰好是一個比較「多變」的人,因此亦盡量從中取捨,因循心理與生理的自然之道,時而「理性」,時而「感性」。

扯得遠了,讓我們回到中國文化的正題上。中國文化是重邏輯,抑或重感性,相信只要細心一想,答案已經非常清楚;中國歷代的傳統文化,大多數時候都是「重文輕武」、「重農抑商」;用左腦與邏輯的時候,實在非常有限;中國文化有太多感性的抒發,美好的想像,卻沒有求真與求知的精神;然而沒有邏輯推理,一切美好的想像,只會是「白髮三千丈」的亭台樓閣,虛幻而不真實。儒家的宋明理學吵了幾百年,由朱子二程的「知易行難」、「知難行易」到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只是在哲學的牛角尖鑽了又鑽,鑽來鑽去也鑽不出什麼來;中國文化與文明,盛極於唐宋,明清已是長期的停滯或「龜速前進」。

西方文明呢?西方自十字軍東征,以及地中海的貿易,從洗劫君士坦丁堡的圖書館,以及伊斯蘭教商人手上,由翻譯重新認識了古希臘的邏輯學與數學,終於由大航海時代慢慢發展出科學精神;逐漸西風壓過了東風,乾隆死的那年 (1799年),中國歷史文化就步入了直下黃泉的急速跌墜,終於之後的一個世紀內,由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甲午戰爭以至「義和拳之亂」中一沉不起,粉身碎骨。

為何中國會這樣,國內外、幾代人都一直尋求答案,在1850-1950年代,種族主義、「社會達爾文主義」盛行,於是人們把問題歸咎於「民族性」,血統的問題。當希特拉的人種優秀論徹底破產,經過更科學的資訊與研究,證明了所謂種族遺傳的優劣說,純屬子虛烏有之後,中國的問題,不外乎兩種可能性:第一種,是隨機的,是我們的運氣不好;第二種,是後天的,就是我們的社會環境文化教育出了問題。

深入研究中國文化各朝代的盛衰,很難相信中國文化最近一千年的「空白」、「積弱」,純屬「運氣差」的結果。而從西方短短五百年「崛起」與急促發展,亦很難純粹以「運氣特別好」作為解釋。如果認為除了運氣之外還有其他,既不是血統遺傳的問題,那麼出了問題的,除了歸類為「文化」,還可以說是什麼?

影響人類由嬰孩變成人的各種力量,不外乎先天的生物學──遺傳的因素,或者後天的教育與熏陶,而教育除了學校的知識傳授之外,最大影響力的,莫過於父母以及孩童身處環境所造成的影響。這種成長的環境,當代的科學研究顯示,這甚至比起先天的因素與條件還要大!這些後天環境因素,是由該社會的文化支配的;每個社會的文化,都各有異同;但文化之間的差異,仍然是很明顯的,如美國社會的耶教文化,就和伊斯蘭社會的很不同;而不同的文化,自然對人的成長,以至成人之後的一切行為,產生了深遠而不同的影響;由於文化本身就是複雜的,要把文化的各種複雜的的行為一一分析,以有限的文字來說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唯一可能的方法,就是把相關的問題綜合,以分類的方式去處理:舉例來說,把十三億人口的文化,以及海外數億的華僑,統統稱之為中國文化--這十幾億的可能性,自然其間有巨大的差異,分類的結果必然是粗糙的;可是沒有這種粗糙的分類與綜合,連最基本的比較與分析,也不可能做得到。

然而粗糙歸粗糙,中國文化的同質性,比起其他文化之間的差異而言,中國文化整體仍算很一致的;試舉一例以說明之,就是柏楊所說的,中國人「死不認錯」的問題。

一談到這個問題,很多熱愛中國文化的人,就感到很不自在,或者很不以為然:外國也有很多人死不認錯呀!對,外國一樣有人死不認錯,可是看得到更多的,卻是真誠的道歉與認錯;英美攻打伊拉克,貝理雅以「大殺傷力武器」為由,後被「踢爆」消息不真確,英國政府是否唯有面對而道歉了?同樣的問題在中國文化之中,例如國共內戰的背後動機與故事,歷史到今天仍然無法回歸真實層面。

當然,社會的發展程度、言論自由、政體的民主與否,影響到文化的發展程度;可是反過來說,「有怎樣的人民,才有怎樣的政府」,人民的選擇──選擇抗爭,擇抗爭還是團結,選擇沉默還是「窩裏反」,這又是回歸了其文化的根源問題。

一種文化「疾病」,當然可能同樣在其他文化發生;可是發生的頻率高與低,發生的問題有幾嚴重,則自然和其文化本體有直接的影響;以醫學的例子來說明,乙型肝炎也是全世界的疾病,可是醫學研究顯示,中國人的感染率真的比較高;文化遺傳,就和生物學的遺傳一樣,對某些疾病,特別容易有反應,特別容易出問題。再一次以「死不認錯」為例,觀乎中國人的感染案例,上至權貴下至平民百姓,大家加以細心觀察,中國人出問題的,又是否真的比較多?

文化的病毒可不比生物學的病毒,後者可以用科學的方式去研究,前者只有透過有限的資訊,去推算病因與病源;談到中國文化的「死不認錯」,最基本的問題就是為什麼中國人羞於認錯,恥於道歉,以至「死不認錯」。

中國文化重感性多於理性,孔子曰:「父為子隱,子為父隱」,本質就是「幫親不幫理」──家族的榮辱,比起真理的大是大非更為重要。在西方,信奉耶教的傳統,凡面對神就要直認自己的罪行,所以天主教保留了向神父告解,基督教有向主耶穌禱告;而中國人,連親友凡了錯,也要為其隱瞞,才為之「合乎天理人情之至,是人倫中自然流露出來的感情」。犯了錯沒有人直斥其非,旁人還要替之隱瞞說謊掩飾,這樣的中國文化,今日常不常見?大家互為隱瞞,於是一個個都自我感覺良好,自我感覺完美,既不知錯,又如何會認錯?這樣的文化,大家認為會否培養了「死不認錯」的行為呢?

另一方面,中國文化追求表面的和諧,凡事以和為貴,完全缺乏批評的文化;舉例說,當大家談到中國人的勤勞與好學時,從來不見有人提出挑戰:「你有什麼證據,證明中國人特別勤勞與好學?德國人不勤勞嗎?美國人不好學嗎?」可是當柏楊、陶傑、以至拍馬也追不上的小弟提出中國人的一些壞文化特質,如「死不認錯」時,一眾網友就質疑:「美國也有小布殊」,「這是人類共同的醜陋特質」等等,可是我卻有點懷疑,為什麼從來未聽過人稱讚:「地球人很勤勞!」或者「地球人很好學!」等等;就如韓國人的例子一樣,談到偉人,孔子也變成了韓國人;談到屠夫,生於韓國純淨血統也被當成是外人,是人類全體的問題。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好聽的說話,沒有人會介意;不好聽的說話,我們文化卻特別介意;一大堆中國人擁有同樣的美德,頌之為大中華之美,沒有人會反對;可是一大堆中國人犯了同樣的錯,稱之為大中華之疾,反對者勢如潮湧,就正如那長江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後記:
1. 只是闡述一個簡單的「死不認錯」概念,前後約三千五百字,所引例子還不到預定的一半;所以在 blog 上寫這些問題,如林忌短評式的短文,只可能「感性」,實難以「理性」,還請讀者原諒則箇。欲想看一些更深入的探討,如果小弟有空可趕在書展前完成,或者大家可以找一本來看看。

2. 某網友說我「林忌短評林忌短評...topic次次寫自己筆名, 以為自己係咩貨色?基本類比都未識就當自己係大評論家?」,回應如下:短評的原因已列在上;另一方面,閣下只要逢見「林忌短評」四個字,就可以立是跳過不看,不用浪費你的寶貴青春與光陰,比起其他以標題欺騙你感情的「掛羊頭賣狗肉」,是不是要好一些?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 由妖票到乞票 - 近期常有些政治人物,不斷「屌票」,即自己作為候選人,不但沒有用耐性去說服選民,反而走去怒罵自己的選民,這種作風當然不但無法爭取別人支持,反而罵走選民。 但另一個極端,就是認為自己那一票真的「非常寶貴」,認為有如一位萬眾觸目的美女,要多次追求,乞求其投票,以至開出大量動人吸引自己的承諾,或者作出利益交換,才會走...
    5 年前

最近文章

再次伸延閱讀